17.14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7-22 12:30:28)
标签:
论语之重新解释《儒家思想改革新探》道听途说真伪否定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7.14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对道听途说的否定。道听途说,意思很浅显,就是在道路上听到了消息,又在道路上把听到的消息说给了别人听。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这个人对于消息的真实性一点也不负责任。得到消息时,不知道真伪;传播消息时,也不知道真伪。人,只起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孔子认为,这种行为应该丢弃。一个讲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你得到消息的来源是什么,在没有确认其真实性之前,你不应该把这个消息传播给他人。不负责任的传播小道消息,只会助长谣言的传播,破坏社会的稳定。
当然,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验证所有消息的真伪。你只要不做长舌妇就可以了。既不要把不知道真伪的消息传给别人,也不要添油加醋地把消息传给别人。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按捺住传播小道消息的冲动,需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道听途说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道听途说的这个人对道听途说的东西一点不过脑子。只是出于好奇,只是出于传播小道消息的快感,只是为了充当消息灵通人士,这个人就把听来的消息立即传播出去了。这就是谣言传播速度特别快的根本原因。其实,你只要认真想一想,把听来的东西在自己的头脑中过一遍,即使不去采取什么验证措施,你也能分辨出一些东西的真伪。孔子对道听途说的否定,也含着这样一种意思:无论听到什么消息,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一下,想一想。经过自己的头脑考虑以后,再把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去。不过脑子的传话,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
【笔者译】孔子说:“在行路时听到了消息,又在行路时把听到的消息说给别人听,对消息的真实性一点也不负责任,是讲道德的人应该丢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