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7-20 07:51:14)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强盗脸色严厉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强盗的特点。荏,怯弱。小人,此处指平民百姓。窬,墙壁。杨伯峻注:“脸色严厉,内心怯弱,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吧!”笔者认为,将“盗”翻译为小偷不妥。因为,小偷的内心发虚,非常怯弱,这是肯定的,但是,小偷的脸色却不是严厉的,多数情况下,是故作平静,少数情况下,是比较惊慌。如果这个人脸色严厉,凶巴巴的,应该说的是强盗。强盗与小偷是不一样的,小偷就是为了偷东西,强盗是劫财,是抢,不是偷,而且强盗除了谋财,还会害命。再者,原文中说的也是“盗”,不是偷。
强盗的外表非常强悍,但是,他的内心也是发虚的,也是害怕的。遇到强盗,该怎么办?是不是因为他内心发虚、怯弱,就可以不害怕他?笔者以为,假如遇到强盗,一定要看清形势,看清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如果你的实力足以击败他,你可以不用害怕他,大胆出手。如果周围有人可以帮助你,你也可以大胆与之对抗。如果你的实力比他弱小,明显不是他的对手,就不要逞英雄,他抢你的财物,你就给他,然后,赶紧逃离,以防被他伤害。如果逃离不了,就要智斗。因为,强盗虽然内心发虚,害怕的很,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冷酷无情,心狠手辣,要避免激怒他,让他铤而走险。
【笔者译】孔子说:“脸色看上去很厉害,凶巴巴的,而内心却往往是发虚的,发怯的,这样的人,用老百姓的比喻来说,就是个穿墙而入的强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