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7-02 08:18:36)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称谓

夫人

小童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对诸侯国国君妻子的不同称谓。笔者认为,这一章应是周礼中的某一条。对诸侯国国君妻子的不同称谓,彰显了国君妻子的地位与等级。这显示出,周礼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详细规范,使中国古代社会步入了文明阶段。但是,到了孔子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各诸侯国国君的妻妾名分非常混乱。名不正则言不顺,进而影响到了社会秩序与国家统治。儒家弟子把这一内容单设一章,意在端正礼制,整顿秩序。

作为当时社会的一员,如果不学礼,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别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不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这就是上一章中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的含义。仅仅称呼国君的妻子就有这么多内容,其他方面可想而知。所以,学礼是必须的。前文已经说过,那时的礼,指现在的法律与礼仪。就我们来说,如果不懂点法律与礼仪,也很难在当前的社会立足。

周礼如此庞杂,不专门加以学习,难以了解其梗概。可是,能够专门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对普通百姓而言,一是学习的难度非常大,二是学习的机会非常少。周礼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很难做到,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不是很高。

古代的礼节规定得过于详细,形成了繁文缛节,浪费人们许多时间与精力,实无必要。新文化运动以来,对礼的改革成效很大。旧的繁文缛节受到批判,新的文明礼仪逐渐形成。就本章来说,用妻子与夫人两个词,就把所有的称谓都解决了,既明确表达了尊敬,又显示出现代社会人与人平等的价值理念。原先的那些称谓,更多地表达了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古代的礼节不宜拿到现在来用。人们再学礼仪,要学现代社会的礼仪。

【笔者译】诸侯国国君的妻子,国君本人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本诸侯国的人称她为君夫人,但对其他诸侯国的人说起她时,称她为寡小君;其他诸侯国的人称呼她也叫君夫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