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6-10 08:52:28)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盲人相处耐心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如何与盲人相处,如何帮助盲人。从全文内容来看,这个乐师冕是个盲人。师,指乐师。冕,乐师的名字。某在斯,某是泛指,说的是不具体介绍这个人的名字了。斯,指这里。道,指人生道理,为人处世之道。孔门传授诸位弟子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固,指本来之意。相,指帮助。
从孔子的言传身教,可以得出如下与盲人相处的为人处世之道:
一是要始终如一地尊重盲人。尊重他人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不管对方是谁,都要尊重为先。对方是盲人更应如此。盲人尽管看不见,但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尊重。不能因为他看不见,就可以缺少礼节,就可以不尊重。对盲人的尊重,不仅对盲人本人有利,而且有利于表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孔子对盲人乐师冕的态度,为后世读书人、为儒家弟子树立了一个标杆。
二是帮助盲人要从细微处着手。盲人看不见,每行动一步都需要他人帮助。作为一个健全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盲人。不管这个健全人地位多么高,学问多么大,都应如此。就像孔子这样,走到台阶前,要告诉他有台阶,走到座席前,要告诉他到了座席,等等。这样做,不会降低这个健全人的身份,不会影响这个健全人的名望,反而会让人更加赞美他,更加推崇他。
三是帮助盲人要有耐心。盲人因没有视力,行动受限非常严重。健全人帮助盲人,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耐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帮助盲人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耐心。帮助一件事,两件事,三件事,都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一直这么帮助下去,直到盲人离开,就往往做不到。这时候,想想孔子是怎么做的,孔子是如何帮助盲人的。孔子这样的圣人都做到了耐心帮助盲人,我们普通人是不是也一定要有耐心呢?
【笔者译】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到了孔子住处,走近了台阶,孔子说;“这是台阶。”走近了座席,孔子说:“这是座席。”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告诉乐师冕说:“某某人在这里,某某人在那里。”乐师冕走出屋后,子张问孔子:“您同乐师冕说的话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吗?”孔子说:“当然喽,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的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