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6-02 08:02:33)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做好事

奉献

谦让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做好事、做奉献不能谦让、不应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也是孔子的儒家倡导的人生价值之一。其意思是,当遇到名与利的时候,人们应该谦让,将名与利让与他人。等他人取了名与利之后,剩下的自己再去取。但是,孔子认为,有一种名,人们不应当谦让,这种名就是行仁之名。仁者,爱也。当你遇到需要行仁、需要献爱时,当你遇到需要奉献、需要做好事时,你就不能再谦让了。虽然行仁、献爱会让你得到仁的名声,这是多少人期盼的好东西,你也无需谦让。即使是与老师在一起,也不能让老师先来。原因很明显,这是需要付出的名声,这是需要奉献的名声,这是需要牺牲你的利益去换来的名声,你应当主动去做。按照孔子的意思,你不必谦让,也不应当谦让。

当仁不让,已经成为一句流传千古的成语。什么时候可以当仁不让呢?是不是遇到名与利都要谦让呢?笔者认为,除了孔子说的做好事、行仁时,可以不谦让外,其他的情况也有不必谦让的时候。比如,当名与利来到你的面前,如果你接受下来,既合法又合情又合理,一句话,那是你该得的,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也就是当仁不让地接受下来。如果接受下来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你就不能接受,就一定要谦让,要让给别人,即使别人不接受,你也不能接受。因为,那不是你应该得的东西。

    【笔者译】孔子说:“当需要行仁、需要做奉献的时候,即使与老师在一起,也不必谦让,也不应谦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