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5-24 08:15:14)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弘扬自然规律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人与道的关系。什么是道?孔子说的道,包括好几方面的内容,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就是除人类以外的自然界的规律、真理等。二是伦理道德之道,治国安邦之道。也就是人类社会独有的规律、道理、方法等。对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人们只能作发现者,并在已经发现的东西的基础上,推导出某些新的规律、真理等。对伦理道德之道、治国安邦之道,人们可以作创造者。所有的人类社会独有的规律、道理、方法等,都是人脑的产物,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当然,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的规律、真理等,还是属于自然之道。只有人类社会作为人所独有的规律、道理、方法等,才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孔子的意思是,无论是人们发现的自然界的规律、真理,还是人们创造的人类社会的规律、道理、方法,都需要人来弘扬,都需要人来传播推广,都需要人来广泛运用。如果人不去弘扬,如果人不去传播推广,如果人不去广泛运用,再好的“道”也没有用处。不要相信有些人的鬼话,说某个人是上天派来的,他创造的“道”可以救济苍生,可以安邦定国,可以造福社会,他的“道”是上天的旨意。这样的“道”,不用宣传,不用推广,不用传播,人们就会自动地知道它。没有这回事。上天不会把旨意传给你,也不会把旨意传给他,因为上天是不存在的。孔子的“道”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仅仅创造出来还不够,还要自己作出努力,把道传播出去。孔子为什么要开馆授徒?为什么要周游列国?就是因为孔子认识到了这一点。人类社会的规律、道理、方法等,都是好东西,但都是死的东西,人用它,它就有用,它就有活力;人不用它,它就是一堆废纸。再高明的理论也是如此。所以,“人”才是主体。创造出人类社会的规律、道理、方法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把创造出的这些道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相信它、使用它。所以,孔子才要把自己创造的伦理道德、治国安邦之道,向不同的人群,向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推广应用。
不要指望“道”去弘扬人,在人面前,“道”永远是被动的。既然发现了好的“道”,既然创造了好的“道”,就大胆地把它发扬光大吧,就努力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吧。
【笔者译】孔子说:“人能够把自然之道、人类社会之道发扬光大、传播运用,不是这些道能够把人发扬光大、传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