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4-21 08:20:32)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价值

认可

子张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与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产于我国的四种普世价值——忠、信、笃、敬。按照孔子的意思,忠、信、笃、敬,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蛮貊(音莫)。蛮,南蛮;貊,北狄。蛮貊,代指其他国家。这四种价值观念,既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得到外国社会的广泛认可,因而称为普世价值。说话、做事,用这四种观念作指导,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能大体上行得通,不至于四处碰壁,碰得头破血流。如果违背了这四种价值,说话不忠不信,做事不笃不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会寸步难行,干什么也行不通。

这里容易产生一种印象,好像只有这四种价值重要,其他的社会价值比如孝弟仁义等等就不重要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笔者认为不是。儒家讲的价值数量很大,是一个思想体系,光德就有几十种之多,如果只像子张所言所做,把这四种价值牢记于心就行,那么,其他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还有什么用处?都不用记了,也不用学了,是吗?肯定不是。忠、信、笃、敬四种价值是普世价值,中外通行,当然要学要记。但是,它们只解决基本的问题,只能做到大体上行得通,距离通行无阻还有一段距离。其他价值可能不是普世价值,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通行于外国,只适用于中国,照样要学要记。只有把适用于中国的或者中国某个地方、某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也学到手,也记在心里,做事才会达到通行无阻。仅仅学好、做到普世价值是不够的。到其他国家去办事、去学习、去生活,也是如此。

本章提到子张把忠、信、笃、敬四个字写在自己的腰带上,以提示自己时刻牢记。笔者认为,子张此举只不过悦人耳目。悦谁的耳目?悦孔子的耳目。忠、信、笃、敬,一共只有四个字,子张记不住?除非他没有用心,否则,不可能记不住。如果字数多了,他记不住,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有四个字,如果他记不住,说明他根本没有用心。真正记东西,是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腰带上,或者写在车厢上。反过来说,即使写在腰带上、车厢上,如果不用心,也会熟视无睹。孔子说的“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与则见其倚于衡也”,说的就是牢记于心。

【笔者译】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做才能行得通、吃得开?孔子说:“说话的时候要做到忠诚、守信,做事的时候要做到老实、恭敬,即使到了落后的外国,也能大体上行得通、吃得开。如果说话的时候不忠诚、不守信,做事的时候不老实、不恭敬,就是在本地区本乡村,也行不通、吃不开,是不是?时刻牢记忠、信、笃、敬这四个字,站着的时候好像看到它们就矗立在自己的眼前,坐车的时候好像看到它们就靠在前面的车架上,这样坚持下去,就能行得通、吃得开。”子张把这四个字写在自己的腰带上,提示自己牢牢记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