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4-20 08:09:01)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无为而治解读干预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治国方略——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孔子也提及此事。《史记》称孔子问“礼”于老聃,应当确有其事。
什么是无为而治?《集释》《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钱穆《论语新解》:无为而治,指任官得人,己不亲劳于事。李泽厚《论语今读》:“圣君”可以优游岁月,漫读诗书,让“贤相”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综合这些人的解释,无为而治,就是皇帝本人什么也不管,让自己任命的官员去管。对皇帝本人来说,是无为而治。
笔者认为,这是对“无为而治”的错误解读。按照上面这些解释,皇帝本人不亲自去管理老百姓,却让手下的官员去管,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区别。这不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而是后世儒家所谓的“无为而治”。照这种说法,明朝嘉靖、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就是无为而治了?没有人承认他们那个时期就是无为而治。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是典型的无为而治,是历代史家公认的。实施无为而治的策略,目的在于与民休息,不让官员去折腾老百姓。因此,无为而治的本义指的是给老百姓以充分的自由,放开老百姓的手脚,只要老百姓不实施谋反、杀人、偷盗等犯罪行为,官员就不去干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让老百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多大本事,尽管使出来。这样的策略,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利,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有利。二千多年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官员去管理老百姓,更多地是折腾老百姓,对社会发展发挥的是负面作用。对当政者来说,你不需要给老百姓多少钱、多少物,你只要管住那些官员,不让他们随意去干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不让他们变着法的去折腾老百姓,就会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对于钱与物来说,老百姓缺的是自由,缺的施展才能的机会。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对于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利益的维护,需要官员去承担起责任,需要老百姓去完成,但这些事情相对较少,除此之外,以不让各级官员去干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为好。
【笔者译】孔子说:“实施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的君主,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他只不过恭恭敬敬地坐在君主的位子上而已,国家就发展的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