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2-18 08:03:37)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才能

评价

凶猛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鲁国大夫孟公绰才能的评价。朱熹《论语集注》:公绰,鲁大夫。赵、魏,晋卿之家。老,家臣之长。大家势重,而无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无官守之责。优,有余也。滕、薛,二国名。大夫,任国政者。滕、薛国小政繁,大夫位高责重。然则公绰盖廉静寡欲,而短于才者也。

从朱熹的注解来看,孟公绰是鲁国大夫。赵、魏是晋的卿。李泽厚将赵、魏译为大国是不对的。赵、魏后来是大国,但孔子说这话的时候还不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发生在公元前376年。孔子去世于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说,孔子去世时,还没有韩、赵、魏三国。晋国是大国,赵氏、魏氏是晋国的卿。孔子的意思是,以孟公绰的才能,做一个大国卿的家臣之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根据朱熹的注解,孟公绰能做大国卿的家臣之长,却做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因为孟公绰缺少做大夫的才能。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有值得商榷之处。也是根据朱熹的注解,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鲁国比晋国小,但比滕、薛大。孟公绰做鲁国的大夫做得好好的,去做滕、薛二小国的大夫就胜任不了了?恐怕说不过去。

笔者推断,孔子的本意应该是,以孟公绰的才能,做大国的大夫有些捉襟见肘,但做大国之卿的家臣游刃有余。如果去做小国的大夫,就有些屈才了。

当然,孟公绰还需具备德的条件。作为大臣,必须德才兼备。德主要指的是忠,而不是指善良。就是说,大臣必须对君主忠心耿耿,但是不必太善良。

看看古今中外的帝王将相史,我们就会明白,一个太善良的人是做不了成功的君主的,也作不了具有权势的大臣的。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君主,一个有权势的大臣,要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说的那样,必须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凶猛。如果君主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凶猛,作为大臣,可以弱势一些,但至少要像狼一样狡猾,像豹子一样凶猛。否则,只能陷于受奴役和贫困的境地。要知道,忠实的奴仆总是当奴仆,诚实的人永远受穷。

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观点与孔子倡导的仁不一致。其实,这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阳儒阴法”问题。表面上仍然要倡导儒家的仁,实际上使用的是法家的术。一方面,仁政要提倡,善良要提倡;另一方面,谋略不可少,手段不可少。说到底,为了有效实行统治,明里暗里的手段方法都要用。既要教人以善良,以仁慈,又要治人以狡猾,以凶猛。

只不过,儒家在其思想体系中从来不提这一点。历代帝王将相也从来不明说这一内容。它是历代经验的总结,代代口口相传于后世。

【笔者译】孔子说:“以孟公绰的才能,做晋国卿赵氏、魏氏的首席家臣是能够游刃有余的,但是不可以去做滕国、薛国二小国的大夫,如果那样的话,就太委屈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