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2-02 08:08:51)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清明黑暗自保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搞政治的人如何自保。《集释》《广雅》:危,正也。李泽厚先生据此将危译为正直。这种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孔子这句话说圆了。因为,如果不把危译为正,好像与邦有道不相适应。既然都政治清明了,说话、做事还用危吗?笔者认为,这种翻译并不妥当。危,就是危险,就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那样的危险。危言危行,恰恰说明了政治的危险性。政治这种危险性,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不管是政治清明,还是政治黑暗。当然,并不是说这两种情况下危险性是一样的。政治黑暗的情况下,危险性更甚一些。所以,应对措施也就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就是危言变成了言孙。危言是说话如履薄冰。言孙呢?就是说话像当人家的孙子一样,低三下四,老老实实。
这里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危行言孙。什么问题呢?就是言行不一。按照李泽厚的翻译,危行言孙是行为正直,言语谨慎。按照笔者的翻译,危行言孙是行为像如临深渊,说话像当孙子,低三下四。两种情况下,都是言行不一。人们一直被教导,要言行一致,要老老实实,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但是,这里却出现了言行不一的情况。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教导没有错,人们是要言行一致,要老老实实,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但是,这是指的国家政治清明的情况下。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情况下,这种教导就不适用了,就是错误的。如果再言行一致,老老实实,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你就是一个傻逼。政治清明与政治黑暗是不能适用同一套规则的。
【笔者译】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说话要如履薄冰,做事要如临深渊;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做事要如临深渊,说话要像当人家孙子一样,低三下四,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