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1-12 08:16:31)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图快全局小利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执政的方法。执政的方法多种多样,孔子说了两条,一是不要图快,二是不要顾小利益。
先说第一条“不要图快”。政治涉及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复杂。搞政治有它自己的规律,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急不得躁不得,要一步一步来。首先,要知己知彼。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政治也一样,第一步就要知己知彼,这需要时间。如果一味图快,不知己知彼,上任伊始,就懵着头大干一场,肯定达不到目的,干不成什么事。其次,政治路线、政治纲领被人们接受,也需要时间。如果人们还没接受,就强硬推行,势必遭到强力抵制。再加上自己对形势判断有误,抵制力量强大,行动就会失败。如王安石变法,虽然是好事情,于国于民都有利,但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虽雷厉风行,却没有成功。
话又说回来,图快不行,拖着不办,也不行。上任好几年了,不见什么行动。有人催促,就以不要图快为借口进行搪塞。这样,也干不成什么事。搞政治,必须灵活机动,善于抓住时机,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再说第二条“不要顾小利益”。其实,本条说的是要有全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搞政治,要从全局着眼,衡量利益的轻重缓急,该舍弃的小利益,要舍弃。如果什么利益都想得,到头来,肯定会影响全局。不要抓了芝麻,漏了西瓜。要盯着大事,一切以大事为中心,不可能所有利益都归你,别人要来分一杯羹,该给就得给。刘邦当年为了灭齐,韩信提什么样的条件,他都答应。你以为他就那么愿意?他不愿意,但是他很理智。相比他的鸿图伟业,韩信的条件算什么?
【笔者译】子夏被任命为莒父这个地方的领导,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执好政。孔子说:“不要总想快,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不要只看见小利益,盯着小利益不放,忘了其他。总想快,往往达不到目的;盯着小利益不放,就会耽误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