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1-01-10 09:50:13)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一句话

振兴

违抗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笔者注】本章讨论的是治国安邦的方法。鲁定公想找捷径,希望用一句话就可以治国安邦。客观地讲,这样的事情难以做到。治国 安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怎么可以一句话就概括得了呢?鲁定公身处君位,却不想出力,自然难以治好国家。从历史上来看,鲁定公虽然向孔子请教这请教那,却没有什么政绩可谈,其请教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从孔子的回答来看,孔子对振兴国家没有什么出色的主意,但对于国家的衰败,他倒是看的很远。这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特点紧密相关。前文说过,儒家思想只能用来守业,不能用来创业,的确如此。

孔子说,振兴国家,只要知道作君主的艰难就可以了。不知道这句话从何而来?怎么可能呢?只知道为君的艰难,没有什么手段、措施,振兴国家从何谈起?拿一句没根没据、没有什么内容的话来搪塞,说明孔子本人对振兴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孔子说,亡国,只要没人敢违抗君主说的不对的话,就可以了。这句话的确很有见地。君主一人说了算,骄横跋扈,目空一切,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没有人敢讲真话、讲实话,日子久了,必然衰败。不要以为没有不同意见是好事。不是没有不同意见,而是不敢说、不敢表达。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矛盾、危机都被掩盖在一片繁荣之下了。君主所有举措都得到了一致赞同,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问题也发现不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朱熹在朱熹《论语集注》中就指出了这种情况的危害性:范氏曰:言不善而莫之违,则忠言不至于耳。君日骄而臣日谄,未有不丧邦者也。谢氏曰:……惟其言而莫予违,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邦未必遽兴丧也,而兴丧之源分于此。

笔者认为,孔子关于一句话可以亡国的论断确有针对性,不过,不应说一句话就可以亡国,准确地说,应是亡国的开始。这已被后世历代王朝更替的历史规律所证明。

    【笔者译】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振兴国家,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您不可以抱着很大期待去找这样的话啊。不过,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做国君很难,做臣下也不容易。’如果做国君的知道了做国君很难,不就差不多等于一句话就可以振兴国家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亡国,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您不可以抱着很大期待去找这样的话啊。不过,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做国君没有得到什么快乐,只有一点除外,就是没有人敢违抗我说的话。’如果国君讲的对,没有人敢违抗,不是很好吗?如果国君讲的不对,没有人敢违抗,那不就是差不多等于一句话就可以亡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