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0-12-29 08:49:18)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诗经

质量

读书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读书的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孔子时代,熟练背诵《诗经》三百首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授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诗经》三百首。杨伯峻注:当时的外交酬酢和谈判,多以背诵《诗经》来表达己意。但是,并不是能熟练背诵《诗经》三百首,就可以治国理政,就可以代表国家出使他国。还必须能够理解各首诗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读书不在于你读了多少,而在于你读懂了没有、弄通了没有、会不会灵活运用。如果没读懂、没弄通、不会灵活运用,你就是能背诵再多的东西,也没有用处。

《诗经》三百首,在这里代指书籍,不是仅限于这三百零五首诗。毕竟,《诗经》的内容有限,种类单一,光靠这些东西是不能很好地治国理政的。孔子授课的内容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把所有这些授课内容都学好了,才能达到孔子希望的水平。如果所学的知识只局限于一小部分,是达不到要求的。是不是孔子授课的内容就代表了治国理政的全部知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是孔子时代的标准,不是现在的标准。现代的标准包括基本知识与专业知识。各个方面的知识都不能缺少,读书的面一定要宽。

总结前面各章节,笔者认为,孔子教学培养人才的方向就是公务员。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就是最好的体现。这与当今时代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向存在明显区别。现在,公务员只是人才教育培养的一个方向。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人才教育培养的方向。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人才,教育的面宽广多了。这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反映了教育理念的变化。

需要明确一点,无论干什么行业,读书都要学懂、弄通,学会灵活运用。不是书读的越多越好,而是读的越懂越通越好。当然,也不是说书读的越少越好,只要读懂弄通几本书就行了。不是这个意思。在读懂、弄通、学会灵活运用的前提下,书读的越多越好。这么说才完整一些。

    【笔者译】孔子说:“一个能熟练背诵诗经三百首的人,给他权力,让他治国理政,他治理不好;让他出使外国,他也不能独立应对各种外交局面。虽然会背诵的诗很多,却不会灵活运用,所背的这些诗能有什么用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