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20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0-11-19 08:58:42)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论语之重新解释

普通

君子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1.20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笃这一价值的特点。朱熹《论语集注》:言不可以容貌取人也。李泽厚先生的解释就是根据朱熹的注解而来。根据这一解释,“庄”字被译出“装”字,意思是装出来。笔者有两处疑问:一是忠厚老实就是君子吗?未必。即使一个人是真的忠厚老实,也不能与君子划等号。刚谈一谈忠厚老实,就往君子身上靠,明显不妥,距离君子远着呢。二是忠厚老实能够只通过脸色装出来吗?欺骗小孩子还行。根据一个人的脸色就称赞他忠厚老实,说明称赞别人的这个人没脑子。还有一处疑问,笔者限于工具无法确定,即“庄”字与“装”字有没有通用的先例?笔者没有查到。基于以上疑问,笔者认为,朱熹的注解值得商榷。

笃,是儒家确立的一种价值。《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笃指忠实,一心一意。忠实,即忠诚可靠。笃这种价值,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既不属于君子,也不属于小人。君子、小人、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普通人,都可以作为行为标准和追求目标。属于君子、小人这一体系所专有的价值,如忠、孝、信、义等,可以称为专有价值;属于君子、小人、普通人等所有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价值,如博、审、慎、明、笃等,可以称为普遍价值。儒家思想没有将这些价值进行区分。原因在于这些价值属于人性的不同方面,忠、孝、信、义等价值属于道德,博、审、慎、明、笃等价值属于知性。孔子讲的许多东西都是人性,但没有对人性作进一步的细分,而是将知性、情感、道德三类人性混用,因而也没有对这些价值作进一步分类。

笃这种价值既然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自然与君子也联系不起来。孔子在本章中提出的疑问,在某种程度上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可惜,孔子没有进一步作出阐述。笔者将以上述分析为基础,作出新的解释。

    【笔者译】孔子说:“就做事情忠诚可靠、一心一意而论,是称为君子的人做得好一些呢,还是面色庄重的人做得好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