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牵挂

(2019-12-26 15:17:36)
标签:

散文

父亲

母亲

女儿

牵挂

分类: 散文

牵挂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十几年前,我们一家三口离开山东老家,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工作和生活。父母亲的心就一直挂念着我们一家三口。

每隔一个月左右,我就给父母亲打一次电话。如果我因为工作忙,或者有其他事情,忘了给他们打电话,他们等不到我的电话,就会给我打来电话。打电话的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如果有需要办的事情,会说一下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事情,母亲会说:“你们吃过饭了吗?”我回答:“吃了。”

然后我再问:“你们吃了吗?”

父母说:“吃了。”

我说:“你们没出去散散步?”

母亲说:“刚才出去转了一圈。孩子没感冒吧?”

我说:“没有。”

母亲说:“孩子过周末没从学校回来吗?”

我说:“回来了,正在屋里看书呢。你和我爹没感冒吧?”

母亲说:“没有,我们身体好着呢。让你爹跟你说几句话。”

话筒那边传来父亲的声音:“我和你娘都挺好,不用挂念。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啊。”

我说:“嗯嗯。你镶的牙没问题吧?”

父亲说:“挺好的,吃东西没问题。你经常教育着孩子点,孩子长大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告诉她。勤嘱咐着她。”

我说:“记住了。嗯嗯。你们体检的结果怎么样啊?”

父亲说:“没什么大问题。都是些老毛病了,年纪大了,常有的病。该吃药时,我们会吃药。”

我说:“需要看病,你们告诉我,别怕花钱。”

父亲说:“行啊。一点小毛病,我们在家就治好了。”

停顿了一会儿,父亲说:“没有别的事,就挂了吧?”

我说:“好的。挂了吧。”

电话啪的一声挂上了,话筒里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

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父母会来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买了票没有?几点的火车?谁到火车站接你们?我一一回答他们,让他们放心。为了不让他们牵挂,我会提前打电话告诉他们,让他们心里有个数。

有时候,国庆节前夕或者暑期休假前,他们也会来电话询问,我们是否能回去?如果我们有时间回去,他们就会非常高兴,在家里准备好东西等我们回家。如果我们说不回去了,他们会非常失望,但会在电话里说:“天气这么热,不回来就不回来吧。”或者说:“国庆节这么拥挤,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其实,我知道,他们是盼着我们回去的。

春节回家后,我去参加同学聚会,父母会一直等我回来才上床休息。不管时间有多晚,他们都一直等着。他们不放心我,怕我喝多了或者有个什么意外。有时候,我正在与同学推杯换盏,父亲会打来电话,嘱咐我不要喝多了。有一次,我喝多了,同学把我送回了家。他们把我扶到床上后,还是不放心,父亲就一直坐在一旁守着我。我一觉醒来,已经凌晨两点多,父亲还在等着。

我说:“爹,你去睡吧,我没事。”

父亲说:“我担心你起来喝水,找不到水。”

我说:“我能找到,现在,酒劲已经过去了。”

父亲说:“你上厕所吗?便盆在床下面。”

我说:“好的。”

父亲说:“还想吐吗?”

我说:“不想吐了,应该没事了。”

父亲说:“你自己得控制好自己,喝这么多,让人家看笑话,影响不好。不能经常喝多了。”

我说:“嗯嗯。”

父亲这才起身回屋休息。

春节假期只有短短几天,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按照预定计划,乘火车返回北京。父母每次都问我们火车的时刻。几点出发,几点到达,都要跟他们说清楚。

我刚下火车,还没出站,就接到父亲来的电话。

父亲说:“到了吗?”

我说:“到北京南站了,还没到家。正在出站呢。”

父亲说:“一路上顺利吗?”

我说:“挺顺利的。”

父亲说:“到家来个电话。”

我说:“好的,嗯嗯。”

进了家门,放下行李,第一事情就是给父母亲打电话。有时候是父亲接电话,有时候是母亲接电话。

我说:“娘,我们到家了。你们放心吧。”

母亲说:“嗯,到家了?”

我说:“到家了。”

母亲说:“没什么事,挂了吧?”

我说:“嗯,挂了吧。”

母亲挂了电话。

如果是父亲接的电话,父亲还会跟上一句:“在北京参加聚会的时候,不要喝多了酒。记着啊。”

我知道,他们不放心,还是一直牵挂着。

现在,轮到我们牵挂我们的孩子了。

女儿上大学了,虽然在北京上,学校与家只需要不到一小时的地铁,我们还是时时提着一颗心。

每周五,我们会发微信问女儿:“周末回来吗?”

女儿说:“回去。今天晚上就回去。”

我说:“几点开始走?”我要算一下,什么时间到地铁站去接她。

女儿说:“五点。”

我问:“想吃点什么?”

女儿说:“想吃水煮鱼。”

我立即准备水煮鱼。

星期天晚上,送女儿到地铁站。女儿乘地铁回校,第二天要上课。我嘱咐女儿:“到了以后,发个微信给我们。”

女儿说:“好,记住了”。

回到家,算着时间,一个小时了,一个半小时了,二个小时了,还是没有收到女儿的微信。

沉不住气了,就发微信给女儿,问:“到了没有?”

有时候,女儿会马上发回微信:“到了。”

我问她:“怎么不发微信告诉我们一声?”

女儿说:“忘了。”

有时候,女儿很长时间不回信。我们就有点着急。心里总在担心,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直到女儿的回信来了,我们才放心了。

女儿到外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者与同学一起去旅游,我们也是一直牵挂着。

到了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北京的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到外地去上大学。即使外地的大学比较好,他们也还是不愿意让孩子出京。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儿女们走到哪里,父母的心就跟到哪里。

牵挂一直伴随着父母的一生。

201811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寻常的水饺
后一篇:想看看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