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

标签:
回首往事人生转学考试 |
分类: 散文 |
孩子艰难挤过了人生道路上一座非常重要的独木桥,成为大学生了。我终于可以歇一口气,非常轻松地上班了。回首看看孩子上学的十二年,我不禁感慨,孩子付出了多少艰辛,孩子流下了多少眼泪,孩子放弃了多少欢乐时光,孩子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孩子多少个日夜伏案苦读,孩子多少个教室留下身影,补习班报了一个又一个,同步班上了一期又一期,参考书读了一册又一册,作业簿用了一本又一本……
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我回想过去的十二年,许多往事像放电影一样涌上心头,好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2003年,孩子刚上小学时,我正在北京读研究生。妻子一个人在山东老家带着孩子,既要伺候孩子的生活,又要抓孩子的学习。孩子刚上学,上课时不知道听讲,经常回头与小同学说话。老师批评了好多次。妻挺着急,责备孩子,但孩子小,不知道怎么回事。按年龄计算,孩子刚够上学年龄,生长发育与大部分同学相比晚了一年半载的。她理解不了这些事。实际上,孩子一直以为与在幼儿园上学时一样呢。我也挺着急,但是,远在千里之外,使不上劲。好在,到了一年级下半年,孩子懂事了,知道上课时要遵守纪律了,老师也不再批评了。
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妻子抓得挺紧,让孩子养成了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遇到不会做的作业题,妻子带孩子到单位去请教自己的同事。同事中间有几位大学毕业生,他们无私地教孩子完成作业。我不在跟前,孩子的学习没有耽误。我从心里感激他们。妻子那时在医院工作,经常需要值夜班。家里没人照看孩子。妻子就把孩子带到医院,与孩子一起吃住在值班室。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医院里,与许多医生护士都很熟悉。我一想起这些,鼻子就酸酸的。
到了2007年,我终于办好了户口迁移手续,孩子可以来北京上学了。我在老家办了转学手续,到北京找学校接收。转学真不容易。我托人找了几个学校,带孩子参加了学校的考试。最后,还是通过单位的介绍,找到一所小学的分校,人家同意接收。我到学校找校长谈入学的事。校长要求我交赞助费。正常情况下,小学六年共交三万元,每年五千元。我的孩子属于转学的,还有两年毕业,就交两年赞助费一万元。校长说,看在关系单位的面子上,照顾两千元,交八千元就行。不管怎样,孩子终于顺顺当当地上学了。
刚上了半年学,快到寒假时,孩子出了交通事故,被一辆出租车碰倒了。我当时接到电话,脑袋嗡地一声。我赶到事故现场,孩子已经被送到附近的一所医院了。医生说,左上臂骨折,需要马上手术。我没同意,而是找了一辆救护车,把孩子送到一家大型的部队医院。在那里,给孩子做了手术。孩子住院期间正好是寒假,没耽误很多上课时间。第二年春季,骨头愈合,拆线,但是留下了一道长长的伤疤。
两年后,小学升初中。北京市是不考试的,实行“推优”。简单地说,就是学校认为你的孩子是优秀的,就录取了,学校认为你的孩子不够优秀,就不录取。如果参加过各种竞赛,得了奖,就算是优秀的一种,好多学校会优先考虑。还有一种叫“蹲坑”。就是孩子从一、二年级开始报名参加某初中的课外培训班,一直到小学毕业。这期间,培训班会进行若干次考试,根据成绩进行排名。排名前几十位的学生,这所学校就直接录取了。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录取比率,就给孩子报了几所学校的课外培训班,这所学校不行,另一所学校可能还有机会。粗略算一下,一个区内,几种优秀加起来不过百八十号人,孩子却有几千人,大部分孩子是没有上好初中的机会的,除非有各种人脉关系。我的孩子是转学过来的,没有参加什么竞赛,也没有参加“蹲坑”,我又没有各种关系,所以,上初中时,这所学校不收,那所学校不收,把我急的够呛。最后,终于靠单位的关系,孩子被一所区重点初中录取,交3万元赞助费。如果没有单位的关系,孩子就会上最普通的初中,以后考高中就更难了。为了上这个重点初中,我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至于市重点初中,我是连想也不敢想了。不要觉得交赞助费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单位的关系,我连交钱的资格也没有,拿着钱人家学校也不会收的。
初中毕业,上高中,需要全市统一考试。这时候,就相对容易了。孩子考多少分,就上什么高中,不用找关系托人。体育成绩计入总分。我陪着孩子参加体育考试。孩子虽然尽力了,但是没有得到满分,而是被扣了两分。结果,最后的中考分数出来后,孩子超出某重点高中一分。为此,我们又交了3万元赞助费。如果高出两分,就不用交这3万元了。体育考试扣的两分有多么值钱啊。没办法,规则就是这样。
从小学开始,直到初中、高中,除了假期以外,每天都要接送孩子。早晨起床时,由于睡眠时间不足,孩子总是困得不行,磨磨蹭蹭,走得比较晚。出门后,急急忙忙送孩子到学校。到了学校,往往早自习已经开始。孩子迟到了,老师会批评的,而且也会耽误功课。有时候,电动车在半路上坏了,只好临时拦下一辆出租车,紧急送孩子上学。下午放学后,需要接孩子。学校放学时间比较早,那时我们还没有下班,只能请假去接孩子。一次两次请假还可以,天天请假,不用单位领导说,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不过,也只能如此。领导也知道我们接送孩子不容易。
孩子上了初中以后,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征得孩子的同意后,给她报了补习班。补习班分假期班和周末班。假期班是寒暑假期间上课。这意味着孩子几乎没有假期。周末班是周末上课。这意味着每个周末孩子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去上课,完成补习班布置的作业。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时间。孩子辛苦,家长也辛苦。到了初中二年级结束,我看孩子累得不行,就停止了一学期的补习班。没想到,这一停出事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初二第二学期期末时,孩子的成绩是级部三十名左右,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直降到一百五十名左右。我着急了,孩子也着急了。初三寒假一开始,我立即给孩子报上了补习班,而且各科都报了。经过一个寒假的恶补,下学期一模考试时,孩子的成绩回升到级部五十多名。直到中考,孩子的成绩都很稳定,一直保持在五十多名。虽然没有再下降,但是,再也没有回升到原来的水平。
上了高中后,我吸取了初中的教训,从高一一开始,就给孩子报上了补习班,而且一直到高考结束,再也没有停止过。既包括假期班,也包括周末班。孩子虽然很累,但是也愿意上补习班。因为,提高成绩是最主要的。当然,补习班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年下来,需要好几万元。上完高中,一辆汽车的钱没有了。我有一个看法不知道对不对,就是孩子的高考成绩是用钱和汗水累积起来的。
如今,高考结束了。孩子就要走出家庭步入人生的海洋,孩子就要离开父母飞向未来的天空。作为父母,我们真舍不得;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舍得。
回首过去的十二年,孩子的青春在奋斗中渡过,孩子的年华在求索中流淌。多么美丽的十二年,虽近在咫尺,但已远在天边。我很庆幸,我陪着孩子度过了人生这一段最美丽的时光。孩子乐,父母乐,孩子忧,父母忧,孩子生病,父母着急,孩子委屈,父母安慰,孩子离开家,父母盼回来,孩子出远门,父母心牵挂……
当你老了的时候,你回首看看,人生有多少十二年?哪个十二年最值得回味?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