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那天

标签:
开学女儿北京排队 |
分类: 散文 |
今天是女儿开学的日子。我们家在北京,女儿考的大学也在北京,开学时,不用急匆匆地从外地赶过来。
早晨,我们通过滴滴软件叫来一辆出租车。我与女儿拉上行李箱,乘车去学校报道。刚走了没多远,出租车就被堵在路上了。等了二十分钟左右,才缓缓地通过拥堵地带。一路上,出租车的计价器飞快地跳动,有时一跳1.2元,有时一跳2.5元,有时一跳4.6元,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计价标准?很像乱收费。我问司机师傅,这是怎么回事?司机师傅说了一大通,总的意思是有好几项收费,有燃油费,有等车费,有拥堵费,等等。我也没听明白,反正就是收费都是合理的,他们没有对计价器做手脚。既然坐在车上了,就不能计较这些了。即使计较,也没有办法。人家就是对计价器做手脚了,你能怎么地?打架,自己带着孩子,打不过人家。投诉,曾经试过,没有什么结果。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给人家付费,人家要多少,就得给多少。从洋桥到魏公村,计价器显示是78元。我交了钱,下车。这段距离,正常收费应在四五十元左右。真窝囊,我暗中骂自己。
我与女儿拉着行李箱、背着行李包走入校内。人非常多,都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和学生。我们顺着指示牌指示的方向,先到操场办理报道手续。女儿进去报道,我在出口处等着。女儿交上档案,领了一卡通、农行借记卡等东西后出来。我们按照要求,到1号学生公寓前办理各种事项。女儿排队等着激活一卡通,我先乘电梯上楼,把行李送到宿舍内。电梯口人挤人,人挨人,非常繁忙。我排了十几分钟的队,总算挤上了电梯。
拿着女儿给的房间号,来到女儿的宿舍。门锁着,敲门没人开。问路过的同学,如何开门?这位同学说,你们新生肯定不住这个房间,这个房间是南侧的,里面住的是别的年级的学生。你们新生应该住北侧的房间。同样一个房间号,有南侧(S)和北侧(N)之分。我沿着楼道往前走,转过两个拐角,找到了位于北侧的那个房间号。门关着,还是打不开。我问隔壁的同学,她们也是女儿一个专业的。她们告诉我,要用一卡通才能开门。女儿的一卡通正在办理激活手续,不在我手里。我把行李箱放在她们的房间,请她们代看一下,然后下楼去找女儿。
从西侧电梯下楼来到公寓南门,女儿已经办理完一卡通激活手续,正在电梯前排队。我与女儿又一起上楼,来到她的宿舍,用一卡通开了门。屋里有四张床,每张床分上下两层,可以供八位学生居住。有一个下铺上已经放了行李,应该是一位同学已早到了,放下行李,出去了。女儿看了看,选了靠近窗户的一个下铺,与已经早到的同学面对面。我拿出卫生纸,擦了一下床和桌子上面的灰尘,把女儿的物品放在上面。这时,又有一位同学和家长进来了。这位同学是外地的。她选了女儿上面的床位。
放下行李,我与女儿出去到楼下看看卧具。公寓旁边有三、四家卖卧具的。新来的同学和家长围了一圈,挑来选去。老板一手拿着钞票,一手提着卧具袋,忙得不亦乐乎。我们看中了五百多元一套的,买了一套,同时又买了一个床垫,花了六百多元。我提着卧具袋,女儿抱着床垫,一起上楼,回到宿舍。浙江的同学已经把行李、衣物摆放好。我把女儿的床铺铺好,套上被套,铺上床垫、床单,吊上蚊帐,找到电源,把买好的电源插座插好。
这时,妻下班后来到学校,帮女儿收拾。打开女儿的行李箱,把衣服和日常物品一一取出,放入衣柜内。行李箱放在床底下。
时近中午,我们下楼到食堂吃饭。女儿的一卡通已经预存五十元,可以用来买饭。我们在几个窗口看了看,买了三份饭。我要了一份黄豆芽粉条加一两米饭;妻要了一份米线;女儿要了一份面。我要的饭,味道还行。尝了尝米线和面,也可以。我想起自己读研究生时另一所高校的饭菜,感觉比那所学校的好多了。而且,不仅味道不错,价格也非常便宜。
吃完饭,妻去排队,等着激活女儿的农行卡。没有这张卡不行,交学费需要用,日常花销也需要用。最重要的是,这张卡与一卡通捆绑在一起。我与女儿去买脸盆、衣杆、锁和垃圾桶。商店里人不多,我们很快就买上了,没用排队。买完这些日常用品后,与妻一起等。激活手续办理的非常慢,银行的工作人员忙的满头大汗。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
女儿办理重置密码后,我们回到宿舍,放下东西,坐下来想了想,报道的所有程序是不是都走完了?有没有遗漏的东西?确认没有遗漏后,我们就乘地铁回家了。女儿不愿意马上就住在学校里。学校离家只有二十多公里远,乘地铁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我们早晨来学校时没有乘地铁,是因为带的行李较多,乘地铁不方便,所以才打了个车。女儿明天正式开学,那时乘地铁过来,也来得及。在北京上学有这样一个好处,离家很近,想回家时,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
回到家后,女儿说,刚刚上锁的衣柜的钥匙找不到了。我们立即找背包和自己的口袋,全翻了一遍,还是没找到。我心急火燎地埋怨了女儿几句,但是再急也没用,丢了就是丢了。我告诉女儿,明天到校后自己想办法处理吧。
我依稀记起父亲当年送我上大学的情景,就像今天一样。二十年后,轮到我送女儿上学了。时间过得真快,整整一代人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做父亲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