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2-09 09:12:41)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李泽厚译】子贡说:“这里有块美玉,是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买主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等着买主哩。”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有才能的人不要做隐士,要待价而沽。韫,音运,指包裹。椟,指匣子,柜子。贾,音谷,指商人。善贾,指买卖公平的商家,与恶贾相对。沽,指卖掉。子贡说的美玉,代指有才能的人。师徒二人的对话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有才能的人不要做隐士。隐士隐居在民间,生活虽然不富裕,事业虽然无所成,但却活得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或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些人,有知识,有才能,却不愿出来干一番事业,更不愿出来做官。应该说,这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无可厚非。人的价值观是多样的,有人愿意做隐士,有人愿意做官,有人愿意挣钱,有人愿意做学问。人与人是不同的,人与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不可强求一律。只是觉得,这么有才能的人,却不出来干事业,不出来做官,白白浪费了满腹的学识,真真可惜了满脑的智慧。我们还是应该鼓励有才能的人走出来,为社会造福。可以不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可以不为了追求光宗耀祖,可以不为了追求流芳百世,可以不为了追求建功立业,但是,总应该考虑一下天下的百姓吧,总应该关心一下人间的疾苦吧。为了天下百姓生活的更幸福,为了人世间少一些疾苦,有才能的人应该放弃做隐士的想法,坚定地走出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担当起创造财富、维护正义、互助关爱的社会责任。人们需要你的智慧,需要你的知识,需要你的关爱,需要你的帮助。你不是可有可无的,少了你的时代,会逊色很多。
二是有才能的人要待价而沽。待价而沽,就是等着买家出价钱,价钱合适,就卖掉;价钱不合适,就继续等,等下一个买家出合适的价钱,再卖掉。这里的价钱,不是仅指金钱,而是指金钱、待遇、职务、地位等各种利益。买的对象是这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自古以来,有多少有才能的人待价而沽,但是,能够卖上好价钱的,只有姜太公、诸葛亮等为数不多的人。最主要的是,他们遇上了识货的买主。孔子一直待价而沽,就没有遇上识货的买主,只能抱憾终生。每个时代都不缺有才能的人,缺少的是识货的买主。既然识货的买主缺少,有才能的人就不能傻等。自己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先干起来,边干边等。就像孔子一样,虽然没有遇上识货的买主,施展自己治国理政的才能,但是,却修诗书、订礼乐、著春秋,教书育人,成为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东方不亮西方亮。毕竟,时间不等人。再者,有才能的人要对自己的知识与才能有一个中肯的评估,不能要价太高。许多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本领,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个很高的价码,但实际上,值不了那么多的价钱,甚至是不值钱。几次三番之后,如果得不到认可,就不能再等了,要么降低自己的要价,要么自己先干别的,要么自己先干起来,做给别人看。尤其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如果能卖个好价钱,不要太高兴,过于激动;如果卖不出去,不要太伤感,过于压抑。历史上,曾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因为不被重用,郁郁而终,一事无成,实在可惜。如西汉的贾谊。被重用,有被重用的路;不被重用,有不被重用的路。不能因为不被重用,就万念俱灰,什么也不干了。聪明才智能用来做官,也能用来经商,也能用来做学问,还能用来搞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