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2-04 11:02:27)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李泽厚译】孔子说:“我有知识么?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便就这个问题正反、头尾、本末考查,终于得到结果。”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的知识是有限的,孔子不是无所不知的。很长时间以来,孔子因为被尊为圣人,成为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其实,孔子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孔子的知识是有限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孔子研究、精通的领域,孔子的知识是丰富的。对于人们的提问,孔子可以对答如流。在孔子没有涉足的领域,孔子的知识是贫瘠的。对于人们的提问,孔子回答不上来。本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并举例说,有时候连普通老百姓的问题也回答不了。这与后世儒家对孔子的神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有不懂的东西,我们也有不懂的东西。不要事事装懂,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承认自己不懂就那么难吗?想一想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能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承认呢?
对于本章的解释,笔者有一点疑问。李泽厚先生等将“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译为“我从他那个问题的头和尾去盘问,才揣测到一些意思,然后尽量地告诉他。”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有问题。孔子明明回答不了人家问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不懂装懂,从人家问题的头和尾去盘问,揣测到一些意思,去回答人家呢?是要面子吗?既然如此,为什么孔子在一开始就说自己无知,脑中空空如也呢?孔子不懂装懂地回答人家,不是误人子弟吗?这样的情况下,宁可不说,不可胡说。所以,笔者认为,这样翻译是不妥当的。叩,指轻轻地敲击。竭,指用尽全力。应该译为,孔子轻轻敲了敲自己两侧的脑门,挖空心思地想了想,还是没想出来。
【笔者译】孔子说:“我很有知识吗?我感觉自己没有多少知识。有位老百姓问我一个问题,我一点也回答不上来,脑中空空如也。我轻轻敲了敲自己两侧的脑门,挖空心思地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没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