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于斯--张伟
玉于斯--张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92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1-08 09:31:41)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李泽厚译】孔子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美丽才华,假使骄傲而封闭,那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了。”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骄傲与吝啬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影响。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摄政七年,曾两次辅佐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整理、补充,厘定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史称“周公制礼”。周公提出了各方面的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周公不仅具有超出常人的才能,而且具有非常高尚的德行。史书记载,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因而备受孔子推崇。孔子以周公作比喻,意思是说此人的才能与外表好到极致了。之美,指的是周公的外表英俊,不是指周公的德行。因为,如果“之美”是指周公的德行,也就是说此人有周公一样的德行,如此一来,此人就不可能骄傲自大、吝啬小气。因为周公的德行非常高尚,没有骄傲自大,也没有吝啬小气。只有把“之美”解释为英俊貌美,后面关于此人骄傲自大与吝啬小气的假设才能成立。

笔者认为,孔子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人,即使他才能再大(比如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如果他具有骄傲自大和吝啬小气这两种缺点,人们不用看他各方面的表现,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总体素质不行,德行不佳,才能发挥不出来,不会有什么成就。原因有二:一是骄傲自大和吝啬小气在一个人的人性中占有基础性地位。骄傲自大是人的一种重要情感,如果一个人骄傲自大,这个人在情感上就看不起别人,在与别人交往时,他就不会或者很少付出自己的情感。吝啬小气是人对利益的一种态度,如果一个人吝啬小气,这个人就会特别爱惜利益尤其是财物,在与别人交往时,他就不会或者很少付出自己的利益。德的实质是令他人幸福快乐。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既不付出情感,也不付出利益,怎么令他人幸福快乐呢?也就是说,骄傲自大和吝啬小气决定了这个人的德行不佳。二是骄傲自大和吝啬小气制约着才能的发挥。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他骄傲自大,他就会瞧不起老师和同窗,瞧不起自己的上级、同级和下级,瞧不起官员,甚至瞧不起所有人。这样的人很令人讨厌。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交往。如果他又吝啬小气,舍不得财物,舍不得利益,更会让人敬而远之。虽然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少有人会用这样的人。他纵然有天大的才能,也只能白白浪费掉。对于像周公那样位高权重的人来说,如果他骄傲自大,他就会瞧不起各式各样的人才,认为他们平庸无能,不堪一用,他就辨别不出人才,挑选不出人才;如果他吝啬小气,他就会舍不得财物与名誉,人才就会离他而去,他就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治国理政,关键是用人。国家地域广大,事务繁杂,一个人的才能无论多高,毕竟有限,必须选用各式各样的人才进行治理才行。如果辨别不出人才,挑选不出人才,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干事肯定是失败的,连看都不用看。所以说,骄傲自大和吝啬小气决定了一个人不会取得多么大的成就。

孔子说这番话,目的有二:一是告诉天下的读书人,既不要骄傲自大,又不要吝啬小气。读书人有一个通病,就是觉得自己有才能,往往恃才傲物,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并且,这些读书人大部分家境贫寒,生活困难,所以非常吝啬小气。孔子在这里告诉他们,无论自己才能有多大,都不要骄傲自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定要谦虚谨慎;无论自己有多穷,都不要吝啬小气,贫穷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二是告诉像周公一样位高权重的人,既不要骄傲自大,又不要吝啬小气。如果一个人位高权重,又才能超群,他可能不会吝啬小气,但很难做到不骄傲自大。孔子在这里告诉他们,无论地位多高,能力多强,都不能既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如果两个缺点都具备,肯定治理不好社会。

    【笔者译】孔子说:“无论什么人,即使他才能再大,外表再美,比如有周公那样的经天纬地之才和英俊貌美外表,如果他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就不值得关注了。人们不用看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总体素质不行,德行不佳,不会有什么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