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1-10 08:39: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李泽厚译】孔子说:“信仰坚定,喜爱学习,重视死亡,履行正道。不去危险的国家,离开动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天下不太平就躲藏起来。国家好,贫贱是耻辱;国家不好,富贵是耻辱。”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人的生存之道。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生存之道可以总结为四个字:适者生存。具体讲,就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能生存下去,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会被社会淘汰。如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孔子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二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四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李泽厚先生把“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理解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解释为“信仰坚定,喜爱学习,重视死亡,履行正道”。笃信,解释为信仰坚定,好学,解释为喜爱学习,比较合适。但是,守死解释为重视死亡,善道解释为履行正道,实在不妥。守字,没有重视之意;善道,也没有履行之意。笔者认为,还是把“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结合在一起解释比较好。笃,指浓厚,坚定。信,指相信,信仰。好学,指爱好学习,喜爱学习。人只有喜爱学习,才会主动学习更多知识本领,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人如果不喜爱学习,就不会主动学习知识本领,也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笃信好学,意思是坚定地信仰“爱好学习”这一人生信条。守,指守卫,捍卫。死,指态度坚决,誓死。善,指善良,与人为善。道,指道理,哲理。作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要遵守、维护所在社会的底线。无论发生什么变化,社会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这个底线就是善,就是以善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人生道理。如果大部分社会成员突破了善的底线,社会就会分崩离析,就会崩溃。如果有些社会成员突破了善的底线,其他社会成员要勇于进行斗争,誓死捍卫善的社会底线。只有守住善这一人类社会的底线,人类社会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个人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守死善道,意思是死死地守住“与人为善”这一人生底线。如此以来,两条都是讲人的生存之道。与后文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是指什么?大多数注释将“邦”翻译为国家。如果“邦”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那么,下一句的“天下”指的是什么?《周礼·天官·大宰》:以佐王治邦国。后人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说文解字》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笔者认为,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封了若干个诸侯国。诸侯是周天子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由于各国国君的爵位有高低,封地的面积大小不一,对封地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较大的封地称为邦,一般的封地称为国,比较小的封地称为邑。可能还有其他称呼,由于工具所限,没有考证清楚。但是,当时的“国”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地方,不是现代的国家。邦也是一级地方,比国的级别高。到了战国时期,特别是东周灭亡后,“国”就相当于现代的国家了。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意思是,不要到危险重重的地方去,不要在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居住。目的是为了避免灾祸。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指什么?《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笔者认为,这里的天下指周天子统治的全部疆域,相当于现代讲的国家。有道,指政治清明,统治者能够主持正义、维护公平。无道,指政治黑暗,统治者颠倒是非、不辨善恶、胡作非为。这一句的意思是,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淡出公众视野,找个地方隐藏起来,避免灾祸临头。从个人角度来说,孔子的教导非常有益。社会精英们按照孔子的教导,可以有效地避开多种灾祸,保全自己。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说,孔子的教导值得商榷。国家政治黑暗之时,往往是民族危亡之际。整个社会精英阶层的集体逃避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种灾难。大家都避祸去了,谁来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正是看到了孔子这一思想的弊端,顾炎武才在《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对孔子的这一思想进行了修正。梁启超以此为基础,正式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八字语句。在这一思想的激励和感召下,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中,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按照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教导,只顾自己避祸,不承担起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任由外敌入侵,怎么能够取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里的邦,指的是周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封地,相当于现代享有较大自治权的地方。当地方官员勤于政事、政治清明时,他治下的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发家致富,他治下的社会精英们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取得功名,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作为社会精英的一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如果还是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你应该感到耻辱。当地方官员怠于政事、政治黑暗时,他治下的人民无法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正常发家致富,他治下的社会精英们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取得功名,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作为社会精英的一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如果发家致富了,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了,你应该感到耻辱。
【笔者译】孔子说:“坚定地信仰爱好学习这一人生信条,死死地守住与人为善这一人生底线。不要到危险重重的地方去,不要在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居住。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走上社会大舞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勇敢地表现自己,施展自己的才华;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远离社会大舞台,淡出公众视野,谨慎地收敛自己,隐藏起自己的才华。当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政治清明时,自己没有发家致富,没有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自己应该为自己的无能感到耻辱;当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政治黑暗时,自己却发家致富了,却获得官职和社会地位了,自己应该为自己的无耻感到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