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1-07 09:04:33)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李泽厚译】孔子说:“喜爱勇敢而厌恶贫穷,会出乱子;对不仁的人憎恨过分,会出乱子。”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社会动乱的两个根源。好,指喜爱。好勇,指喜爱打架,崇尚武力。疾,指恨,憎恨。疾贫,指憎恨贫穷。不仁,指没有爱心,自私自利。已指太。已甚,指太过分。乱,指乱子,社会动乱。
好勇疾贫是社会动乱的一个根源。分为两个层次。从个人层次来说,一个人喜欢打架,又讨厌贫穷,可能的结果是,这个人会凭借自己的武力,去抢劫去掠夺别人的财富,使自己摆脱贫穷。这个人因而破坏了既有的社会秩序,闹出乱子。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必然发生动乱。如果这个人喜欢打架,崇尚武力,但能够受得了贫穷的苦,这个人就不会凭借自己的武力去抢劫去掠夺别人的财富,充其量只是打打架,发生某些违法犯罪,不会发生社会动乱;如果这个人憎恨贫穷,但胆小怕事,不敢打架,这个人即使想去抢劫去掠夺也没有能力,也就不会发生社会动乱。从国家层次来说,一个国家崇尚武力,又讨厌憎恨贫穷,这个国家必然会凭借自己的武力,去抢劫去掠夺别的国家的财富,国与国之间会发生战乱。如果这个国家崇尚武力,但能够受得了贫穷的苦,或者这个国家讨厌贫穷,但军事力量薄弱,国与国之间就不会发生战乱。
所以,为有效防止这一类型的社会动乱,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消除贫穷。要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经济,让大部分人富起来。富起来的人越多,社会越稳定,发生社会动乱的可能性越小。即使没有富起来的少数人,也要建立社会保障,让他们生活有着落,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睡觉有房住,生病有条件治。大家都是现行秩序的受益者,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制造混乱呢?二是改变社会对于贫穷的看法。要给予社会成员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从社会层面来说,要让全体社会成员明白,贫穷是暂时的,并不可怕,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一定会摆脱贫穷,实现国富民强。从个人层面来说,要让每一位社会成员明白,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不会永远贫穷,我们的社会给予了每一位社会成员平等的奋斗机会,只要每个人肯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劳动,一定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从而战胜贫穷,实现富裕。通过两个方面的教导,鼓励大家把心思放在发展经济上,不要把心思放在使用武力进行抢劫掠夺上。三是节制武力。国家要强大,要自卫,就需要武力,就需要尚武精神。一个国家没有武力,没有尚武精神,就会受人欺侮。但是,需要武力,不等于崇尚武力,迷信武力;需要尚武精神,不等于滥用武力,鼓励欺凌别人,鼓励掠夺别人。要重视武力,同时要节制武力,避免乱用武力演变为社会动乱。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是社会动乱的另一个根源。前文说过,仁指爱。没有爱心的人是不受社会欢迎的,人们讨厌他们,憎恨他们。但是,讨厌、憎恨要有限度,不能太过分。如果过分地讨厌、憎恨他们,逼得他们无路可走,他们就会仇恨社会,进而铤而走险,制造社会动乱。因为他们本来就自私自利,缺乏爱心,采取行动时不顾忌其他人的利益。现在,社会无法容忍他们的存在,把他们推向社会的对立面,他们必然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于不顾,拼着命制造动乱。
所以,为有效防止这一类型的社会动乱,人们要能够容忍缺乏爱心的人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有爱心,人们希望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共同构筑美好的生活。但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无论人们怎么努力,总有少数人只关心自己,对别人缺乏爱心。人们对这部分人非常反感,但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要正视他们,要用自己拥有的爱心包容他们的存在。
【笔者译】孔子说:“如果有人崇尚武力,同时又厌恶贫穷,这样的人必然会制造社会动乱,运用自己的武力去抢劫去掠夺别人的财富;如果社会对缺乏爱心的人过于讨厌、憎恨,不能包容他们的存在,这些人必然会制造社会动乱,改变现存的社会秩序,使自己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