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1-04 09:14:44)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李泽厚译】曾子说:“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弘大而刚毅,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责任重大吗?到死才能终止,这不是路途遥远吗?”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社会精英们的责任担当。百度百科注: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封建时代称读书人为士。
笔者认为,曾子身处春秋末年,当时所说的士,不是封建时代所说的读书人,也不是后世所说的统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而是包括读书人、武士等在内的社会精英阶层。社会责任,不仅是读书人的担当,也是军人的担当。仅有文,难以承担起全部社会责任;仅有武,也难以承担起全部社会责任。只有文武结合,共同发力,才能承担起整个社会责任。曾子的意思指的就是文武结合。
弘,指广大,意思是胸怀宽广,可以容得下天下各色人等、万事万物。毅,指刚毅,意思是性格刚强坚毅,意志坚强持久,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弘指空间,毅指时间。弘毅二字,代指时空两个维度。仁,前文已经解释过,指爱,对所有人的爱。死而后已,是以时间跨度代指空间跨度,指人从开始社会担当起到死去为止,一直不停地走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