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7-01-03 09:52:25)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李泽厚译】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国君委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交付与他,面临重大危难的时节,也休想改变他。这是君子的为人吗?当然是君子的为人。”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古代国家的政界君子。孤,指幼年死去父亲的孩子。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指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寄,指托付。节,指危难关头。

按照各家的通解,托六尺之孤,指的是把幼小的国君委托给他。寄百里之命,指的是把国家的命运交到他手里。临大节而不可夺,指的是在重大危难关头意志坚强,不受利益诱惑,不向危险低头。由此可以看出,曾子这里所说的对象指的是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国家政要。上述三句话分别指国家政要的忠诚、才能和意志。对于国家政要来说,只有忠诚达到可以托六尺之孤的程度,才能达到可以寄百里之命的程度,意志达到临大节而不可夺的程度,才可以称为国家政要中的君子。一个国家的政要人数本来就很少,政要中的君子人数更少。翻来覆去地找,要么忠诚不够,要么才能不够,要么意志坚强不够,找来找去,可能一个合适的人也找不到。国家政要中的君子奇货可居。

    曾子提出这三个条件,为各国政要划定了标准,确立了目标,希望他们能向这个目标努力,去做一个受人尊敬、万人景仰的君子。曾子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做一个受人尊敬、万人景仰的君子,不是读书人的专利,国家政要如果肯努力,也可以成为君子,受人尊敬,受人景仰。

上述内容是按照君主时代古人的理解进行地解释。然而,风云变幻,斗转星移,君主制早已成为历史,受君主临终前的委托辅佐幼主之类的事情不复存在。继续按照古人的理解进行解释已经失去意义。况且,上述解释也只是古人认为比较合适的解释,并非唯一恰当的解释。原因有二:一是,对孤的解释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解释是指幼年死去父亲的国君。广义的解释是指幼年死去父亲的孩子,包括普天之下所有的孤儿。把孤解释为幼君,把托孤解释为辅佐幼君,只是一种狭义的解释,迎合了君主时代的需要。把孤解释为孩子,把托孤解释为抚养孤儿,是一种广义的解释,适用性强,可以符合各种时代的需要。二是,对百里的解释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指国家,一种是指国家中的一个地方。孔子时代,百里大约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面积,可以代指诸侯国。但是,严格说来,孔子时代的诸侯国还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的某个地方。把百里解释为国家,是为了与把孤解释为死去父亲的幼君相适应。在今天看来,百里只不过是一个县大小,更谈不上一个国家。把百里解释为国家中的一个地方较为合适。

这样一来,本章讲的内容就可以概括为政界中的君子。曾子为政界中的君子划定了三个标准:一是道德标准。政界中的君子要有抚养孤儿长大成人的道德情操。二是才能标准。政界中的君子要有主政一方的政治才能。三是意志标准。政界中的君子要有不惧危险、抵制诱惑,不动摇、不屈服的坚强意志。也就是说,如果政界人士达到这三个标准,他们也可以成为君子。普天之下,能得到君子美名的人很少,但每个人都有得到君子美名的机会,就看这个人肯不肯努力,肯不肯用心。

【笔者译】曾子说:“如果一个人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可以放心地把幼小的孩子托付给他抚养,由他把孩子抚养成人;可以放心地把治理一个地方的权力委托给他行使,由他全权处理各种事情;在面临重大危险灾难时,他意志坚强,立场坚定,不动摇,不屈服。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这样的人,是政界中的君子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