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2-17 19:53:2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李泽厚译】孔子说:“上天给了我品德,桓魋能对我怎么样?”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遇到暴力要知道躲避,不要硬抗。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他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之。弟子曰:可以速矣。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后来,孔子还是微服离开了宋国。
历代以来,本章的注解均解释为孔子有天命在身,自有上天保护,没有人敢伤害他,因此孔子不怕。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孔子当时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处处碰壁。到了宋国,也是如此。宋国的司马桓魋不仅不接受孔子的学说,还要杀孔子。孔子当时还不是圣人,影响没那么大,还没有达到桓魋不敢杀他的程度。当接到桓魋要杀他的消息后,孔子立即离开,后来微服离开宋国。由此可见,孔子当时是非常害怕的。把孔子这句话译为“上天给了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是后人为了吹捧孔子编出来的。如果真是孔子的意思,岂不是孔子的言与行完全相悖?表面上不怕桓魋杀他,说一句硬话给自己壮壮胆,在众人面前吹吹牛,实际上却偷偷溜走了。孔子给人的印象是言行不一的小人。你既然天命在身,人家不敢杀你,那你为什么还要偷偷溜走?说明所谓的天命是假的,你孔子也是血肉之躯,与普通人一样。
笔者认为,孔子本人非常理性,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根本没有相信所谓的天命在身,不怕人家杀他。问题出在后人对他这句话的翻译上。孔子说的这句话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上天赋予了我许多优秀的品德,桓魋他能像我这样(拥有这么多优秀品德)吗?如,作像解;何,作这样解。桓魋显然没有我这样的优秀品德,可能真的会杀我,我们还是赶紧逃命吧。孔子以身示范告诉大家,遇到暴力强权时,讲道理没有用,要知道躲避,要知道逃命,该低头时要低头,该装孙子时要装孙子,不要相信所谓天命在身的鬼话,不要一根筋死命硬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