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2-10 19:48:52)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李泽厚译】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便不再唱歌。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人的情感的调整。《朱注》哭,谓吊哭。一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人不是机器,也不是石头。人有情感,机器、石头没有情感。情感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人与机器、石头的主要区别之一。哭是人的情感的流露,歌也是人的情感的流露,两者正好相反,一个是哀,一个是乐。人的情感的调整是一个过程,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需要一定时间。不像机器、石头,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情感的调整。哀这种情感,来的快,去的慢。哭是哀的集中表现,哭过后,人的心情低落,情绪不好,情感进入低谷。这种情感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哀的情感慢慢淡化,人的心情趋于平静。此后,人渐渐忘记这次的悲伤,进入到快乐等其他情感之中。如果哭过后,立即去行乐,有两种情况:一是即使行乐,也乐不起来,因为心情不好,不可能这么快就转换过来;二是哭是假哭,没有真正悲伤,没有真正动情。所以,从人的本性角度来看,当天哭过后,如果是真哭,动情地哭,不可能再去唱歌。

【笔者译】孔子在某一天哭过后,心情低落,情绪不好,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人不是机器,也不是石头,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情感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心灵创伤的愈合需要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