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2-10 12:14:33)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李泽厚译】孔子在死人亲属旁边吃饭的时候,总吃不饱。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人的同情心。丧,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正义》: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当遇到别人有丧事的时候,吃饭应注意,不要大吃大喝,匆匆忙忙吃几口,就可以了。即使你并不认识去世的人,而且此时非常饿,也要谨记,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吃个酒足饭饱。首先,这表现了你对死者的尊重。死者去世,你在旁边,应该表示哀悼,以示尊重。如果你在旁边不慌不忙地吃吃喝喝,会让人感觉你对死者不够尊重,对死者去世的哀悼之情不是出自真心,也与现场的悲哀气氛不适合,亲属的情绪很容易由内心的悲哀转化为对你的怒气。其次,这表现了你对死者亲属悲痛哀伤的同情。亲人去世,亲属悲痛欲绝,哭声不断,现场一片悲哀气氛。同情心是人的本性,作为旁观者,身处这样的气氛之中,耳闻别人悲天恸地地哭喊,目睹别人肝肠寸断地流泪,即使死者与你素不相识,你也很难置身事外,无动于衷,自己也难免悲伤起来,哪里还有胃口吃饱呢?
【笔者译】孔子在举办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时,从来没有吃饱过。毕竟,人是有同情心的,看到别人因亲人的去世那样悲伤,自己心里也不免难过,吃饭也就吃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