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于斯--张伟
玉于斯--张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92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2-01 20:14:25)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李泽厚译】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久。”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智慧与爱的关系。李泽厚先生译为“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久。”笔者查过多种翻译,与李先生的翻译大同小异。这种望文生义式的翻译不能说不对,但是表达不出本章的真实意思和精神所在。比如,第一句译为: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这种翻译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就要喜欢水,不能喜欢山,仁爱的人就要喜欢山,不能喜欢水。喜欢山的人就不是聪明人,喜欢水的人就不是仁爱的人。甚至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我喜欢水,我就是聪明人,我喜欢山,我就是仁爱的人。所以,有必要从本章的整体来考虑如何翻译。

笔者认为,要深入理解本句,需要搞清楚知与仁的关系。知,指智慧。知者,指有智慧的人。仁,指爱。仁者,指心中有爱的人。智慧,是人的思维能力。爱,是人的情感。思维与情感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两个主要部分。智慧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思维能力,爱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智慧与爱是社会所倡导的方向,是每一个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二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的智慧达到一定层次,这个人就称为有智慧的人;当一个人的爱达到一定层次,这个人就称为心中有爱的人。人的智慧与爱的关系,就像大自然的山与水的关系。山有水,则山有灵性;水有山,则水有活性。山离开水,山就是死山;水离开山,水就是死水。智慧与爱也是如此。智慧的人有爱,则智慧有了正确方向;心中有爱的人有智慧,则爱有了大脑。智慧离开爱,智慧就是阴谋;爱离开智慧,爱就是愚蠢。

有智慧的人最喜欢什么?当然是智慧。心中有爱的人最喜欢什么?当然是爱。为什么说有智慧的人喜欢水,心中有爱的人喜欢山呢?这是一种比喻。因为水灵活多变,适应性强,像智慧;山稳定长久,包容性强,像爱。水与山对于大自然,就像智慧与爱对于每一个人,离开哪一方面都不行。如果说有智慧的人喜欢水,那么,心中有爱的人就喜欢山。

【笔者译】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以水为乐,用水来代表智慧,心中有爱的人以山为乐,用山来代表爱。所以,有智慧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动,心中有爱的人最大的特点是静。有智慧的人从智慧中得到了快乐,心中有爱的人从爱中得到了长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