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1-30 19:50:32)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李泽厚译】孔子说:“中等水平的人,可以与他讲上等。中等以下的水平,便不可能与他讲上等了。”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教育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朱注》: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意思是,教育人,要按照先天禀赋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导,也就是要因材施教。

理解本句,需要首先理解中、上的意思。我国古代有一种分类习惯:三三制。事物分类,一般分为三种,称上、中、下,每种之中又分三类,合起来就是三种九类,如三教九流。中指中间的等级,上指中间上面的等级。中人是指什么?魏时何晏《论语注疏》认为,人按才识分为三级九等,三级是上、中、下,九等是上有三等,中有三等,下有三等。中人指处于中中等的人。划分标准有两个:一是才,即先天禀赋,智力水平;二是识,即后天学习,文化程度。上(“语上”之上)是指什么?上是另一种事物的分类,不是人的分类。这里是指知识、学问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级,如果细分,每一级中也可以再分为三等。

翻译时,需要注意,中人的两个标准应当同时具备。因为,如果智力水平属于中等及以上,文化程度属于下等,告诉他难度大的知识、学问时,他听不明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知识、学问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基础;如果智力水平属于下等,文化程度属于中等及以上,告诉他难度大的知识、学问时,他理解不了,想不明白,因为知识、学问需要比较强的思考能力,需要领悟。

【笔者译】孔子说:“教育要因材施教。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属于中等及以上层次的人,可以给他讲难度大的知识、学问,他能够理解得了,消化得了;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属于中等以下层次的人,不要给他讲难度大的知识、学问,他理解不了,消化不了。如果他不懂装懂,可能会出洋相,闹笑话,甚至造成危害。如果他确实理解了,消化了,可以逐步增加所讲的知识、学问的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