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1-30 08:31:40)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李泽厚译】孔子说:“知道它的,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快乐于它的。”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选人用人的层次理论。《朱注》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之字,朱注认为是道。钱穆认为,之字指学,亦指道。笔者认为,之字包含道,学,但不限于此。道,指学问,道理,理论,学说等。细读本章,之字指的何止是道,可以囊括所有事情、事物,可以指对事情、事物和人的认识,可以指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等。

知,是指知道、了解、明白事情、事物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特点。好,是指喜欢、爱好,对事情、事物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乐,是指快乐、乐趣,把事情、事物作为自己的快乐、乐趣。

孔子将人对事情、事物的态度分为三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是:知、好、乐。与此相对应,做事也分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根据人对事物、事情的态度和做事的层次,将人分为三个层次: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

三类人相比较,比的是什么?比的是对某一事情、事物的了解、掌握。这种比较的意义何在?是为了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把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快。

【笔者译】孔子说:“无论面对什么事情(事物),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知道这件事情(事物)的人不如喜欢、爱好这件事情(事物)的人了解得深入、透彻,喜欢、爱好这件事情(事物)的人不如把这件事情(事物)当作自己的快乐、乐趣的人了解得深入、透彻。记住这个道理,就找到了做事情、解决问题的捷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