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1-14 08:46:21)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李泽厚译】孔子说:“臧文仲养着一个大神龟,用祖庙的装饰来供奉它,这怎么能叫聪明?”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重臣贤士的疑问,同时揭示出世人应当持有的科学学习态度─不迷信名人,不轻信偶像。臧文仲(?—公元前617年),姬姓,臧氏,名辰,臧哀伯次子,因谥文,故死后称臧文仲。春秋时鲁卿,世袭司寇,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登上鲁国政治舞台时,正值齐桓始霸、齐鲁力量对比悬殊,受命于危乱之际,负斡旋之重任,显示了过人的军事、外交才能。他高风亮节,从善如流,博学广知,不拘常礼,废除关卡,以利经商,重国民,轻财物,思想开明,尽职尽责,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扬名于当世,为世人所景仰。
臧文仲具有过人的才能和杰出的表现,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堪称世人追捧的偶像。但是,孔子没有讲他的才能与功绩,却讲了他的缺点,用意何在?笔者认为,孔子是想通过指出臧文仲的缺点,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迷信名人,不要迷信偶像。名人说的未必都是对的,名人做的未必都是合理的。名人创造了众多非凡的成就,但并非事事都能创造出非凡成就;名人知道的多,但并非什么都知道;名人精通很多方面、很多领域,但并非什么都精通。名人也有说错的时候,名人也有做错的时候,名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名人也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偶像也是如此。偶像身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远远看去,全是优点,好像偶像说的都是对的,偶像做的都是好的。但是,如果走进偶像,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偶像除了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非常出众以外,在其他方面,也是平常人,与你我无异,偶像说的可能是错的,偶像做的可能是不好的。没有无所不能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人。
《朱注》:居,犹藏也。蔡,大龟也。节,柱头斗拱也。藻,水草名。棁,梁上短柱也。盖为藏龟之室,而刻山于节、画藻于棁也。当时以文仲为智,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