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于斯--张伟
玉于斯--张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92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1-13 21:15:38)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李泽厚译】孔子说:“晏平仲很善于与人交朋友,虽然交往很久,仍旧保持恭敬。”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名臣晏婴的评价,同时指出晏婴最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交际才能。晏子,名婴,字平仲,汉族,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在任期间,晏婴廉洁无私,心胸坦荡,生活简朴,清心寡欲,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生性乐观,淡然生死,尤其是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使楚时曾舌战楚王,既不辱使命,又维护了国家尊严。内辅国政,屡谏齐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都很信任他。晏子的言行主要记载于《晏子春秋》。该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但有别。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晏婴优点很多,但孔子只谈了他在交际方面的才能。笔者推断,孔子认为,晏婴之所以政绩卓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具有非同寻常的交际才能,其交际才能是最值得同时代人与后人学习借鉴之处。

交,即交际。所谓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交际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私人交往;二是公务交往。私人交往,是指因工作以外的事情与人交往。公务交往,是指因工作原因与他人交往,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代表国家进行的外交活动;二是在国内进行的工作交往。无论是私人交往,还是公务交往,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朋友,减少敌人;二是让自己了解别人,让别人了解自己。晏婴以他过人的交际才能,在私人交往与公务交往中,既达到了增加朋友、减少敌人的目的,也达到了让自己了解别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目的,并赢得了朋友与对手的尊重。

交际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交际是名臣政要必须具备的才能,还在于交际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个人才能。因为,人们都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他人交往,都需要了解与被了解,都需要增加朋友、减少敌人。所以,孔子才举晏婴的例子,强调交际的重要作用,希望人们重视交际,学习成功人士的交际方法,提高自己的交际才能。

晏婴有哪些交际才能值得我们学习呢?孔子没有讲,但孔子既然夸奖晏婴的交际才能,我们就可以从《晏子春秋》中去寻找。孔子只需要指出学习方向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指点迷津。笔者认为,交际才能的学习离不开六条原则:一是平等;二是真诚;三是尊重;四是宽容理解;五是互利合作;六是小心谨慎。

关于“久而敬之”,有两种观点:一是晏婴敬人;二是人敬晏婴。如果译为晏婴敬人,那么,“敬”成了“善与人交”的主要方式,但是,“善与人交”包括很多方面,“敬”只是其中之一,仅仅因为晏婴敬人,就说他“善与人交”,有以偏概全之嫌。而且,“敬”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礼节,无论是谁,理应如此,用这一点来赞扬晏婴,就好像说一个人相貌非常英俊,有鼻子有眼有嘴巴一样,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另外,本句讲的是“久而敬之”,意思是交往时间长久了,对交往对象很恭敬、很尊敬。如果交往时间不长,是不是对交往对象不恭敬、不尊敬?所以,笔者认为,译为人敬晏婴较为合适。

    【笔者译】孔子说,“晏婴善于与他人交往,无论是私人交往,还是公务交往,他都会根据交往对象的特点,施展自己的交际才能,既达到增加朋友、减少敌人的目的,又达到让对方了解自己、自己也了解对方的目的。对方与他交往越久,越尊敬他、敬重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