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子使漆雕开仕。。。。|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1-08 10:07:37)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李泽厚译】孔子要漆雕开去做官,他答道:“我对此还没有信心。”孔子很高兴。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人生的道路有多条,不必都要去做官。漆雕开(前540—?),字子开,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发展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提出“天理”和“人欲”的概念,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形成人性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史记》记载,他曾随孔子学习《尚书》。《孔子家语•弟子解》亦说他“习《尚书》,不乐仕”。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答曰“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
从漆雕开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漆雕开一生没有做过官。至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无罪受刑的缘故,使他对官员没有好感。孔子劝他去做官,他就回答“吾斯之未能信”。总之,他没有去做官。这与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背道而弛。“吾斯之未能信”是什么意思?应该是“吾未能信斯”。李泽厚先生译为:我对此还没有信心。这也是比较普遍的翻译方法。笔者认为,这样翻译不妥,原因有三:一是,孔子劝他去做官,想必是孔子认为,他已经学到了做官的知识与本领,他回答,自己对做官没有信心。对于弟子的不自信,孔子应该鼓励他树立信心才对,怎么可能是高兴呢?二是,如果他还没有学到做官所需要的知识与本领,孔子就劝他去做官,岂不是孔子不负责任地忽悠弟子吗?三是他一生未做过官,难道他学了一生还没有学到做官所需要的知识与本领吗?有一种说法,说他想学得更多、更好,再去做更大的官,去做更大的事,不安于小成,不欲为速就。那么,他学了一生,学得很多、很好,为什么一直没做官?笔者以为,应该是他不愿做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翻译“吾斯之未能信”。
【笔者译】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不相信只有做官才是人生的成功之路。人的才能多种多样,施展才能的舞台也多种多样,通向成功的道路也多种多样,做官只是千万条成功之路中的一条,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本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无论干哪一行(工业、商业、农业、文艺、教育、医学、官员等等),只要干出成绩,就是人生的成功。”孔子听后,非常高兴。弟子能够运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人生、冷静作出判断,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老师能不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