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0-18 15:25: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李泽厚译】子贡想免掉每月初一祭祀要宰杀的羊。孔子说:“你爱惜那羊,我爱惜那礼。”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礼的维护。《杨注》:“告朔饩羊”,古代的一种制度。……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祭庙叫做“告朔”,听政叫做“视朔”或“听朔”。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子贡看到,告朔制度作为周朝的一项礼制,失去了实质意义,完全成为一种形式,而且,形式的主要部分也已荒废,只保留了一点踪迹──杀羊祭庙。子贡觉得,既然已经毫无意义,还保留杀羊仪式干什么?不如完全取消这一制度,留那可怜的羊一条命。孔子知道了,批评子贡说,你只看到救了一只羊,体现了仁爱之心,没看到这样做是取消了周朝的一项礼制。虽然这一礼制已经没有实质意义,具体仪式也基本荒废,但只要杀羊仪式还在,就可以时时提醒人们,周朝的礼制还在,周朝的权威还在,周朝还在。将来,如果要重新推行礼制,可以以此为依据。你把杀羊仪式取消了,周朝的一项礼制就消失了。重要的礼制消失了,周朝还在吗?即使礼制衰退为一种形式,也比彻底消失好得多。
笔者认为,告朔一词,相当于现代某种会议的开幕式,视朔或听朔相当于现代某种会议。杀羊仪式类似于某种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