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0-17 09:40:1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李泽厚译】孔子走进太庙,每件事情都问。有人说:“谁说鄹县那个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走进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礼。”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现实中的礼与文献中的礼的差别。孔子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个明白。如果孔子是明知故问,岂不显得非常虚伪?如果孔子确实不知,那么,对礼的深入研究岂不是浪得虚名?因此,笔者认为,孔子是发现了自己研究的文献中的礼与社会现实中的礼存在很大差别,所以才每件事情都要问清楚、问明白。通过这样的询问,孔子发现,国家的法典虽然作出了规定,但现实中很多东西没有按照法典的规定去做,而现实中正在运用、实施的许多规定,法典却没有作出规定。纸面上的东西与现实中的东西差距很大,有时甚至是两回事。对于别人嘲笑自己不懂礼,孔子回答说,正是为了深入研究礼,我才每件事情都要问的,别人嘲笑,就让他嘲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