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0-12 08:42:22)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李泽厚译】本章历来难解,采杨译(杨伯峻译)及杨注作为解释。【杨译】孔子说:“祭的礼,从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想看了。”《杨注》:──这一礼是指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不过周成王曾因为周公旦对周朝有过莫大的功勋,特许他举行祭。以后鲁国之君都沿此惯例,“僭”用这一礼,因此孔子不想看。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礼的精神的缺失。根据杨伯峻的注释,礼是一种天子举行的大祭之礼。灌,指祭祀时的第一次敬酒。笔者认为,杨伯峻把孔子这句话解释为鲁国国君僭用礼并不妥当,从孔子的话中丝毫看不出是鲁国国君在举行礼。孔子只讲了礼举行到既灌时,自己不想看了。关于僭天子之礼的情况,孔子在前面早就讲过了,如八佾舞于庭、祭祖唱雍诗、祭泰山,而且讲得很明确,是季氏等人干的。这里似没有必要再重复讲僭天子之礼的事情,也没有必要不说明是谁干的。而且,鲁国国君沿用惯例举行礼,是天子特许的,不能认为是僭用。因此,笔者觉得孔子是在观看天子举行的礼后说这句话的,原因是孔子发现天子举行的礼虽然仪式隆重、场面宏大,但礼开始以后,天子的举止不够庄重、表情不够严肃、态度不够虔诚,体现不出礼原先具有的敬天地、爱万民、明道德、重礼仪的精神,天子自己都把礼当成形式、当成走过场,怎么教导人民啊?孔子虽不满意,但又不能指责天子的行为表现,所以,孔子说,天子第一次敬酒之后,他就不想看下去了。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礼就是一种国家的纪念活动,一种仪式。但是,在孔子时代,礼是一种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法律制度。

【笔者译】孔子说:“我观看国家举行的重大纪念活动,仪式非常隆重,场面非常宏大,但活动开始后,发现国君的举止有些随意、神情有些散漫、态度不够真诚,使纪念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体现不出活动所要展示的精神,国君自己把法律规定的活动当成形式、当成走过场,怎么要求人民相信法律啊?我看到这些情况后,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