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之重新解释--儒教改革的尝试

(2016-10-07 10:47:03)
标签:

文化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李泽厚译】孔子说:“野蛮部族虽有国君,还不如中国的没有。”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政治制度的优点。由于本句内容简单,叙述不详,历朝历代的解释各取所需,千差万别。笔者认为,本句置于专门讲礼乐的各句之后,讲的仍然是礼乐。中国古代称呼中原以外的四方各国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夷狄是泛指四方各国。当时,四方各国虽然也有君主,但没有建立起以礼乐为主体的成熟的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比较落后。孔子对中原各国与四方各国进行比较后认为,礼乐是中原各国繁荣强大的制度基础,从而再一次强调礼乐的重要性。因此,孔子说,四方各国纵然有国君的管理,其社会治安状况、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等也比不上中原各国没有国君管理的好。

【笔者译】孔子说:“远方一些国家由君主执政,其社会状况并不怎么好,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执政搞得好,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以法律为主体的政治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