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016-09-17 13:17:21)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李泽厚译】孔子说:“我与颜回讲话整天,他毫无不同意见,像个笨蛋。回头来看他的行为等等,却使我也受到启发。回是一点也不笨呀!”
【笔者注】本章讲得是判断一个人贤愚的方法。颜回(公元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事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以德行著称,为人谦逊好学,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颜回作为孔子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很低调,一直认真倾听老师的谆谆教导,很少发表不同意见,好像很愚蠢的样子。孔子觉得,要了解颜回,不能只看他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还需要看他在私下里的言行等表现。孔子对颜回在私人场合的言与行进行了认真观察和思考,觉得颜回在自己面前与在私人场合判若两人,并从颜回身上得到了启发。因此,孔子判断颜回并不愚蠢。从孔子的做法中我们得到启示:判断一个人的贤愚,不能只看他在公众面前的表现,还要看他在私人场合的表现。
【笔者译】孔子说:“我与颜回谈了一整天的话,颜回也没有发表过不同意见,好像很愚蠢。回到住处后,我左思右想,仔细回忆颜回在各种私人场合的言行,觉得颜回在好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经过思考,我从颜回身上得到启发:在老师面前,学生要谦虚谨慎,不张扬,不卖弄。老师判断学生贤愚,不能只看学生在自己面前的表现,还要看学生在私人场合的表现。因此,我觉得颜回一点也不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