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2016-09-12 08:31:45)
标签:
文化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泽厚译】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笔者注】本章是孔子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总结。虽然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的年龄有早有晚,但每个人的人生差不多都要经历孔子所说的各个阶段。
三十而立的立,是指人在社会上站立起来,就孔子而言,应该是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担任了一定的官职,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四十而不惑的不惑,指的是明白了人生的意义、生命的规律,知道了应该怎样活着,不再昏昏噩噩、漫无目的的生活。孔子参透这一人生道理后,四处推销自己的学说,并通过教学实践自己的学说,培养自己学说的接班人。五十而知天命的天命,就是老天爷对自己命运的安排。知天命,就是知道了自己这一辈子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孔子五十多岁时,经过了周游列国推销自己学说的失败和广纳学徒教书育人的成功,饱尝人世的酸甜苦辣,对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机遇有多少有了充分的认识,对自己能取得多大成就有了充分的把握,终于领会到了老天爷对自己一生命运的安排。六十而耳顺的耳顺指的是沧桑岁月磨去了孔子的锐气,面对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孔子不去争论、反驳,而是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命普遍长于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受教育、工作的年龄也有所延长。通常,大学毕业二十二、三岁,研究生毕业二十五、六岁,博士毕业近三十岁。大多数人三十岁时还立不起来,更多的人可能要到四十岁左右才能立起来。现在,退休年龄是男六十岁,女五十五岁。也就是说,只有到了六十岁左右,才能知道上天对自己命运的安排。
【笔者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下学习的志向,开始努力学习;三十岁时学业有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担任了一定的官职,经济独立,有了一定的收入,事业取得令人称道的成就;四十岁时领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规律,集中精力,施展才华,推广、实践自己的学说,致力于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六十岁(原句为五十岁)时知道了自己一生能干多少事,能干成多少事,自己的学业能到达什么高度,自己的仕途能走多远,自己的经济收入能达到什么水平,自己的理想抱负能实现多少,明白了什么是人的命运,什么是天的安排;七十岁(原句为六十岁)时没有了年轻人的激情,面对各种不同见解和批评,不再争论、辩解、反驳,而是给予充分关注和理解;八十岁(原句为七十岁)时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想干什么抓紧去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不会去做违法犯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