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绝·小年】

(2018-02-10 07:26:32)
标签:

【七绝

灶神

小年

庞挺

吉祥如意

分类: 吴山茗香

【七绝·小年

月穷岁尽到小年,

洒扫门闾去秽残。

恭送灶神祈转运,

敬迎祥瑞喜气添。

 

农历腊月廿四日(或廿三日),中国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中国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故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且很尊重。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礼记·月令》:"孟夏祀灶。"汉班固《白虎通》:"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一说户以羊,灶以雉......井以豚。"

       《后汉书.阴识传》:"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至识(阴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晋周处《风土记》:"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买五色米食、花盯、胶牙饧、萁豆,叫声鼐沸。"清潘荣陛《京帝岁时纪胜.十二月.祀灶》:"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桂天灯。祭品则羮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说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谓曰挂袍,燃灯默拜。"清筱延《成都年景竹枝词.卖灶马》:"涂烟黄纸卖盈城,到处喧呼灶马名。祭灶人家都来买,一张送去一张迎。"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谓之送灶界。比户以胶牙饧祀之,俗称糖元宝。又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谢灶团,祭时妇女不得预。先期,僧尼分贻檀越灶经,至是,填写姓氏,焚氏禳灾。篝灶载灶马,穿竹筋作杠,为灶神之轿,舁神上天,焚送门外,火光如昼。拨灰中篝盘未烬者,还纳灶中,谓之接元宝。稻草寸断,和青豆,为神秣马,具撒屋顶,俗呼马米豆。"又引冯应京《月令广义》:"燕俗,镌神于木,以纸印之,曰灶马......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合家少长罗拜,祝:辛甘臭辣,灶君莫言之。"

中国民间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

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送走神明后,可别忘了正月初四(一说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如今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这个说法是幼稚与无知的。而且心理充满了阴暗的偏见

我们供灶神糖、饧之类食品,这既甜又粘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企盼与向往,不是贿赂灶神。灶神为我们服务了一年,那么好意思让他空手回去吗?即使我们生活在过去的一年过得非常清贫,那么我们出于感恩,我们也要让他甜甜蜜蜜地走。我们再贫穷,在辛勤工作一年后,最起码也应该能够拿出几块糖果来报答在无形之中为我们服务的神灵。而甜甜蜜蜜更是对未来的祈求。我们中华儿女对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怀有感恩之心,所以在未来吉祥就可能在感恩的氛围中萦绕。而这个理念是可以子子孙孙传下去的。

礼记·】: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王自為立七祀。…… 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郑玄注《礼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有人以为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的神了。这并不准确。

【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所以追养继孝也孝子之事亲也的理念来推想的本意,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纪念与感恩。或者说是感念恩情的一种仪式。至于汉代郑玄所谓小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只是一种猜想。就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样。只是一种自我警告。并不是在说灶神是什么神。如果我们这么清楚什么神有什么职责会做什么。那么这神也就不神了。

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哪里是祭灶,分明是向灶神送礼行贿。如果祭灶的内容送礼行贿,那么不祭也罢。天神难道与贪官污吏一样吗?心理阴暗的人看世界都是阴暗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跟着别人屁股后面瞎起哄。

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清蔡云《吴歈》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又引《岁时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又《月令精钞》:"二十四日为无忌日。"


【七绝·小年】

【七绝·小年】

【七绝·小年】
图片来自网络

140【七绝·十五奎巷施公庙】     139【七绝·吴山超然台】    138【七绝·九墙系列】     137【七绝·三茅观遗址】     136【七绝·吴山清平山】     135【七绝·吴山七宝山】      134【七绝·吴山螺蛳山】     133【七绝·题馒头山】      132【七绝·题云居山】     131【七绝·吴山通玄观造像】     130【七绝·吴山涤凡池】     129【七绝·吴山涤肝池】    128【七绝·吴山敦本兴譲刻石】   127【七绝·吴山石佛山】     126【七绝·吴山云壑】     125【七绝·吴山龙宫     124【七绝·吴山积义亭】     123【七绝·吴山贞固刻石】    122【七绝·吴山逸趣刻石】    121【七绝·吴山云山万古刻石】     120【七绝·吴山叠泉亭】     119【七绝·吴山近云山舍】      118【七绝·吴山石佛院】       117【七绝·吴山蓬莱】     116【七绝·吴山胜景刻石】    115【七绝·吴山龙鼻岩】    114【七绝·吴山苍屏石】     113【七绝·吴山天然削玉】       112【七绝·吴山鳌头石】   111【七绝·吴山芝径    110【七绝·吴山蓬岛】    109【七绝·吴山玄朗洞】     108【七绝·吴山还冲洞】     107【七绝·吴山净鑑池】     106【七绝·吴山淮云石】    105【七绝·吴山拥秀】     104【七绝·吴山石壁凌苍】    103【七绝·吴山石壁凌巷】   102【七绝·吴山垂腹岩】   101藏头诗【七绝·吴山忠孝节义刻石】   100【七绝·吴山巫峡峰青亭】   99【七绝·吴山宝月山】   98【七绝·吴山黑龙潭】    97【七绝·粮道山峨眉庵】   96【七绝·吴山粮道山】    95【七绝·吴山隠仙岩】    94【七绝·吴山别业】   93【七绝·吴山泉石山房】    92【七绝·吴山合吾山房】    91【七绝·吴山西方庵】    90【七绝·吴山汪王庙遗址】   89【七绝·吴山小普陀】    88【七绝·吴山青芙蓉    87【七绝·吴山寿星石】   86【七绝·吴山翠微】   85【七绝·吴山第一峰刻石】    84【七绝·吴山拱北亭】    83【七绝·吴山钟翠亭】   82【七绝·吴山驼峰】     81【七绝·江湖汇观亭】  80【七绝·吴山望鹤亭   79【七绝·吴山宝成寺】    78【七绝·吴山弥勒佛造像】     77【七绝·吴山圆心亭】   76【七绝·吴山云影亭】     75【七绝·吴山白鹿亭】 74【七绝·吴山白鹿古泉】  73【七绝·吴山泼水观音】     72【七绝·吴山坐忘亭】   71【七绝·吴山感花岩】 70【七绝·吴山紫阳书院】刻石    69【七绝·吴山紫阳书院】    68【七绝·吴山云居庵】   67【七绝·吴山米芾“第一山”】    66【七绝·吴山紫阳洞天】   65【七绝·吴山翠壁   64【七绝·吴山紫竹岭】    63【七绝·吴山垂云峰】  62【七绝·吴山鳌峰】  61【七绝·吴山云隐洞】  60【七绝·吴山别有天】   59【七绝·吴山全真】  58【七绝·吴山涌泉】  57【七绝·吴山青衣泉】 56【七绝·吴山福地】 55【七绝·吴山青衣洞】  54【七绝·题阮公祠】   53【七绝·吴山重阳庵遗址】  52【七绝·吴山归云洞】  51【七绝·吴山五云深处】   50【七绝·紫阳山月波池】    49【七绝·紫阳山飞来石】  48【七绝·吴山寿字岩】  47【七绝·吴山为寿者相】  46【七绝·吴山碧云天】  45【七绝·吴山湖山叠翠】 44【七绝·吴山瑞石古洞】 43【七绝·题紫阳山】  42【七绝·吴山关汉卿纪念石】   41【七绝·吴山周新祠】 40【七绝·吴山四宜亭】  39【七绝·吴山龙柏】   38【七绝·吴山松关】  37【七绝·吴山伏虎峰】  36【七绝·吴山鸣凤峰】  35【七绝·吴山舞鹤峰】   34【七绝·吴山牛眠峰】  33【七绝·吴山剑泉峰】  32【七绝·吴山盘龙峰】  31【七绝·吴山龟息峰】  30【七绝·吴山玉笋峰】  29【七绝·吴山象鼻峰】   28【七绝·吴山棋盘峰】  27【七绝·吴山香炉峰】  26【七绝·吴山笔架峰】 25【七绝·吴山巫山十二峰】   24【七绝·吴山瓢羹石】 23【七绝】《吴山十二生肖石》   22【七绝·吴山天风】  21【七绝·杭州城隍山】   20【七绝·吴山中兴观】  19【七绝·吴山伍公庙】 18【七绝·吴山州治广场】  17【七绝·吴山宝林庵】  16【七绝·吴山药王庙】  15【七绝·吴山清晖轩】  14【七绝·吴山文昌阁】    13【七绝·吴山宋樟】   12【七绝·吴山太岁庙】   11【七绝·吴山极目阁】     10【七绝·吴山茗香楼】  9【七绝·吴山有美亭】   8【七绝·吴山有美堂碑】   7【七绝·吴山海会寺】 6【七绝·题伍公山瞭望台】  5【七绝·吴山东嶽庙】  4【七绝·钱塘第一井】  3【七绝·吴山延寿亭】 2【七绝·忆吴山环翠楼旧居】 1【七绝·吴山环翠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