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顾名思义,就是指“专门供人居住的房屋”。房屋是属于人的住所范畴,而现在蟋蟀也有“住宅”,不禁让人联想到蟋蟀的住宅会是什么样的?激起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法布尔写的这篇《蟋蟀的住宅》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它又不是硬生生的说明事物,阐释道理。它以拟人化的手法,细致入微地观察并刻画了蟋蟀住宅的秘密。一方面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另一方面又极富情趣。在我看来,富有情趣是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特点。
本文首先交代了蟋蟀的住宅是很有名的,接着写蟋蟀选择住宅是很慎重的,然后着重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是怎样一步一步修建住宅的。其中,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修建住宅的过程是叙述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来进行解读和分析。
如果仅仅是从说明事物特点这样一种概念性去解读文本的话,那就忽略了文本所体现的极富情趣化的语言。
文章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这段描写十分生动、细致、有趣。
作者先是描写住宅外部环境: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这段语言描写十分细腻。“朝着阳光的堤岸”意味着要有充足的阳光,“青草丛中”意味着住宅很隐蔽、很安全,“倾斜的隧道”意味着排水功能良好,自然“遇到骤然马上干”。
“绝不吃掉门口的一丛草”说明蟋蟀对安全问题很谨慎。
在作者的眼里,蟋蟀的住宅是充满生机的宅子: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耙扫
、收拾、弹琴”,这样的文字不但形象传神,而且充满情趣,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一个明亮的月夜,小蟋蟀坐在宽阔的平台上闻着花草的香味,陶醉地弹琴的情景。
这个小家伙儿多么会享受生活呀!作者的语言充满了对这个小生命的喜爱之情。在作者的眼中,它早已不是昆虫,而是充满智慧与灵性的精灵!
作者先写了住宅的外部环境很幽静,意在引导读者进一步去欣赏它的内部环境: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住宅的内部虽然“很简单”,但是清洁而干燥,“很卫生”,这样干净而卫生的环境当然有赖于主人的勤劳了。作者就是按照从外部到内部的顺序介绍了住宅的特点。至此,我不禁感叹:如此人性化、舒适化,真是名副其实的“住宅”!
我们不禁要问:这么简单的挖掘工具,这么伟大的工程究竟是怎样修建的呢?这清洁、卫生的住宅后面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由这个隐含的疑问,自然引出作者要着重介绍的内容:修建住宅。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蟋蟀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修建住宅的。作者将自己认真观察后的发现做了细致入微地展现。如果说作者描写蟋蟀住宅外部的特点是一幅静态的工笔细描,那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则令读者仿佛是在观看一部清晰的动画片。而“扒”、“搬”、“踏”、“推”、“铺开”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更体现了作者准确、简洁、细致、传神的语言表达功力。对于这些词语,我们甚至无法找到另外的词语来代替,觉得这样的用词实在是最贴切不过了。对于作者来说这是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教师来说,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重点、难点,就成为教学的关键。
文章最后两段写了蟋蟀从秋到冬一直都在为这项工程忙碌整修、加深加阔。坚持每天做一点。
工具是前足、钳子、后腿,工程是漫长而伟大的。工具与工程之间的强烈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运用这种对比的说明方法,使人心生感叹:正是由于这样坚持做下去,蟋蟀的住宅才这么舒适、温馨。因此,蟋蟀可以修建这么一项伟大的工程,可以展现出很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眼中敬佩的昆虫,成为人类学习的榜样。
根据以上解读,我决定教学时抓住以下两个主要教学节点:
教学节点之一
住宅的构造特点
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蟋蟀住宅外部的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根据文章的描写,你读出了文字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描写住宅外部特点的有关句子说一说。
3、这住宅外部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4、读了蟋蟀在平台上弹琴这样的描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5、作者描写蟋蟀弹琴,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画,这幅画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学生读出语言充满情趣美,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6、读文章第六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蟋蟀住宅的内部有哪些特点?
7、作者只抓住住宅内部环境的几个特点来概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节点之二 蟋蟀是怎样一步一步修建住宅的
1、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思考: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根据有关句子的描写,辅助学生采用简笔画的方法来展现蟋蟀如何运用简单的工具修建住宅的情景,一边画,一边说。
3、结合所画的简笔画,说一说:如果请你来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你打算怎么描述?再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4、比较:你的描述和作者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认为作者的描述哪些地方最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一连串动词来展现这个过程的写作手法,从中表现作者描写语言的准确与简洁、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