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来到我家,我与她聊了一下午的天。有人说,聊天纯粹是浪费时间。我觉得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当然,无论做什么事,用了脑子、用了心就不一样了。怎么个不一样?每天从生活中发现点什么,想到点什么,记下点什么,那确实不一样了。就拿今天的这个闲聊来说吧,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参与这样的闲聊,但不会有几个人对闲聊有过多的思考,更谈不上有深层次的发现,有过想法也只是当时跟着附和几句或者是纯粹的对话展现。至于想着把闲聊记录下来,并融入自己的看法,那更是觉得不可能也没必要的了。可我就想把这次闲聊过程中的两个想法用文字记下来。
第一个,胡老师的孙子在文化路小学读一年级。每天早上都会去学校门口吃早餐。不仅仅是那里的早餐样式多、味道好,更主要的是大家最喜欢的攸县米粉,一改以前那种单一选择式,而改为可供多重选择:一元的、两元的、三元的、五元的价格不等。你可别看这小小的一个改动,里面的学问可大不一样了。首先,给孩子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范围,让孩子和家长自己量体裁衣,多大年纪或多大食量就吃多少价格的,而不像以前无论多大都是一个价、一刀切,这就让很多家长跳过吃米粉这个选择,而会去选择吃一元、两元的包子、馍之类的。其次,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收入,这是做生意人的根本赢利。同样是一碗米粉,同样是原来做法,同样是原来的味道,而收入却大不同。为什么?是创意,一个小小的创意就带来了不一样的商机。也可说是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思维变通了,世界就不一样了。未来的社会不就是需要这样一个个小点子、小创意吗?创意改变人生。
第二个,她谈到她哥哥时,特别自豪。她哥哥既不是富翁也不是当官的,只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辈子种田,可一辈子在农业这件事上“折腾”。怎么个折腾法呢?农忙时他好好种田,好好种干货,想方设法把它做好。粮食、干货丰收卖个好价钱;农闲时,他好好经营几方水塘,里面投放了很多鱼苗,用心养护这些鱼苗,年底鱼苗长大又卖个好价钱,还一有空就到八冲那些山坳里进一些农户的土产,然后拉到镇上卖,又能赚笔。每年如此,从没想过去做其它的事。他说,一辈子就做好农业这件事。他做好了吗?从他对儿子事业的支持上就可知道:儿子买车,他可以拿出六万块钱,儿子第一次装修自家老房子,他又拿出六万,儿子如今到县城买房,他一次性拿出十万,而且还告诉胡老师他还存了十多万养老。
赚了钱帮衬儿子,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儿子也像老爸一样,只做好一件事,不会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朝三暮四,他儿子又影响了媳妇,媳妇也坚持只做好一件事。父亲的一个纯朴的思想影响着一家人。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其实,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关键是要把这个工作,这件事做到极致。做极致了,命运之神就会青睐于你。哪怕你是一个种田的,你也是成功的。成功的人生就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好。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所欠缺的。
上面所谈两点,就是这次闲聊带给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