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指间流水2007
指间流水200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52
  • 关注人气: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与《语文:表现与存在》之比较

(2018-08-21 21:55: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类


      用两个暑假的时间,我把这两本关于语文教育方面的书看完了。既然都是与语文有关,那二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又或者有什么不同之处?下面我就从联系和不同来谈一点点。
        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是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研究上的一种超越。也是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发起的对抗。这样看来,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内在渊源的。
     要说二者的不同我只能是简单地说一两点:
      其一,二者对语文研究视界上的不同。前者是一篇篇文章组合的一部论集,它是收集叶圣陶先生自一九一九年以来论述语文教育的文章。编者将这一百多篇文章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各按年代顺序编排,从报章杂或先生手稿录载的。而这些研究大多为零散的经验和随感,未见较为系统严密的宏观理论建构。因此,它还不是一部《语文教育学理论专著》。而《语文:表现与存在》它不是就其中某一问题进行阐释或探讨,而是宏观的把握:对现代语文教育来一次全方位“把脉”,否定、扬弃、超越和重构。对现代语文教育作提纲挈领的归纳、整理和思考,一步步向语文教育的纵深挺进。这是一部伟大的《语文教育学理论专著》。
      其二,二者对语文研究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的核心论是工具论、应用论。强调语文即生活,学好语文就是为了工作和生活。后者跳出了这个局限,以更开阔的视野,研究语文的本体论。从人类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三大学识体系中去探究、思考、建构,最终提出了“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这一语文本体论。因此,得出语文教育的极境是诗意人生的教育。
       由于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对两位语文教育家和他们的思想研究只能是作一番浅尝辄止地谈论,或只能算是鹦鹉学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次闲聊
后一篇:开学工作小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