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布斯带你看教育

(2018-03-22 19:58:1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文有感
http://s1/large/006oC9rLzy7j67m6v4xe5

               
  
       史蒂夫·乔布斯,这名字享誉全世界。人们一听到“乔布斯”三个字时,就会露出惊羡不已的神情。也难怪人们会这样子,因他在大众眼里就是财富的象征,且是那种可望不可及的财富的化身。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那个物化了,神话了的乔布斯。
        乔布斯之所以为乔布斯,并引领创造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电子科技神话王国,这与他炽热激越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从小就对电子设备着迷。
      读小学时,他不断惹麻烦,原因竟是母亲在这之前就已经教他阅读了,因此这反而造成了一些麻烦,他觉得很无聊。大家发现不论是从天性上还是他接受的教育上,乔布斯都不是一个愿意服从权威的孩子。于是,他靠玩恶作剧来打发自己的无聊。乔布斯在学校的恶作剧越演越激烈,最终乔布斯在读完三年级之前被送回家了两三次。可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并没有惩罚过他,父亲的理由是责任在学校,是学校没有激发乔布斯的学习兴趣,而是让他去背一些没用的东西。因当时乔布斯的父亲就已经把他当作特殊的孩子来对待了。
       后来,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圣人――一个女教师泰迪。她观察这个孩子后,意识到对付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收买。一开始老师用奖励收买引导乔布斯。
       一段时间后,乔布斯不想再要奖励了,他只想学习和让老师高兴。泰迪老师会帮乔布斯弄到一些小工具,让他可以做些打磨镜头、制作相机之类的事情。乔布斯后来回忆说:“我从泰迪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其他任何老师那儿学到的都要多,如果没有她的话,我一定会坐牢的。”这就再一次证明了乔布斯是一个特殊的孩子。老师看到的不仅是乔布斯的智慧,还有其他别的东西。比如,他的社交障碍――不合群。
       再后来,乔布斯跃级到中学读书。在整个的中学时代他都是不那么循规蹈矩。他从一所学校辗转到另一所学校。他没什么同龄朋友,却认识几个沉浸在那个年代反主流文化浪潮中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数学、科学和电子学感兴趣,而且大家都喜欢迷幻药和反主流文化。
       那时候,他的恶作剧一般都会用到电子设备。他还加入了惠普探索者俱乐部。这里会举行每周一次聚会,并且会从实验室请来工程师,给大家讲讲他正在研究的东西。这更让乔布斯如鱼得水,尽情发挥。高中的后阶段,乔布斯仍然是个非常叛逆的孩子,他抽大麻,偶尔还是会用迷幻药。但这期间他的心智也快速发展,他既沉浸在极客的电子世界中,又喜欢文学和创造性的尝试。他开始听很多音乐,阅读科技以外的书。大量的阅读,让他更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大学期间,他结识了一个重要人物――沃兹。(苹果公司创立者之一,也是电子工程的主要设计师)。他们后来一步步创立了苹果公司。其中的个中滋味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味。
       这些都只是我对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之前的一点简简单单的记述。在记述的过程我一直在思索着一些问题,也是一些始终萦绕在心里的困惑。
       如果乔布斯生活在我们这里,还会开创那样一番电子世界吗?也许他还是会成为那个引领时代先锋的人;也许还会像我们众多人一样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我认为趋向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我们回过头来看乔布斯成长的过程,那简直就是一个差生,他爱搞恶作剧,无比的叛逆,性格怪异,思想上又极度的反对主流文化。这么多的漏习,可以说是一个处在边缘化的学生。但就是这样一个我们世人眼中的“坏孩子”,却掀起了电子信息的一场巅峰对决。这绝对不是偶然。当我们一步步走进乔布斯的青少年成长史,不难发现他后来有如此创举,起决定性作用的有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老乔布斯夫妇的教育是最为主要的。无论乔布斯在学校犯了什么错,他都没惩罚过儿子,他很早就发现乔布斯是个特殊的孩子,所以一度保护他的特殊性。乔布斯要求换到更好的中学、大学,老乔布斯夫妇都侵尽其所能达成孩子的心愿。不管乔布而斯做出什么决定,老乔布斯都不会去过多的指责干涉孩子,给予他充分的思想上的自由。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就是母亲很早就教他阅读,虽然后来他在学校爱搞恶作剧,表面看来是阅读惹的祸,其实细思一下,全然不是这么回事,阅读带给他更多,更深,更好的东西,这些都是从那几本薄薄的教科书中学不到的。也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正是阅读让他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也有别于其他孩子。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他都对阅读感兴趣,也可以说是阅读成就了乔布斯。
       二是宽松的学校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乔布斯是那么的叛逆,但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后来他辗转的几所大学都没有扼杀他的这份“特殊性”,而是任其自由发展。这里有个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里德学院时,他拒绝去上那些必须课,而是去上自己感兴趣的课,比如舞蹈课。让人吃惊的是,校方竟然容忍了这一切。教导主任给出的理由是,他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这极具吸引力,他拒绝机械地接受事实,任何事情他都要亲自体验。所以即使在乔布斯停止交学费后,教导主任还是允许他旁听课程,并且可以继续留在宿舍和朋友们在一起。
       三是他生活的周边环境也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他生活在硅谷地区,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计算机终端,由此他彻底爱上他了。这里集合了很多顶尖的工程师。这些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科技前沿技术。另外,父亲对汽车修理的狂热,让乔布斯从小耳濡目染,虽然他对汽车没什么兴趣,但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动手能力和做事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也为他后来对公司产品追求完美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反思自己的教育:从前和现在也遇着了一些具有“特殊性”因子的孩子, 他们也叛逆,行为举动也有别于其他孩子,但他们爱阅读,不大喜欢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喜欢将自己沉浸在课外书本中,在那里寻求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有时也有怪异的想法,并着迷于自己所关注的那个点,对于其他好像兴趣不大,甚至无动于衷。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想以后还是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注,运用“疏而不堵”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事出有因
后一篇:冷漠是可怕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