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春天有部电视剧刷新了人们的三观,那就是《人民的名义》。这个春天又来了部微电影《起飞》,老剧组出新作,老面孔演新角色,老题材有新意。只有十三分钟的电影讲述了某市检察院技术科女检察官小廖,利用刚刚学会的无人机航拍技术,和其他检察官一起对污染企业取证,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故事。
故事虽短却五脏俱全:企业昧着良心只顾挣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每天大量的污染排放出来,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重度污染,且是永久性的;老百姓反应问题,环保部门来检查,他们就不排污了,环保部门一走,他又开始排了。这是只狡猾的狐狸;他们还对反应问题的村民,调查取证的执法人员恐吓、威胁。
这个故事只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它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这样的一些企业是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生存的,是谁给予他们这种为非作胆的权利?答案已不言而喻了,背是一种权利和金钱的交易,某些违背了人民的名义的官员与非法企业之间干起了不正当的勾当,他们之间有了利益的交易,哪还管百姓死活,更不用说为子孙后代着想。从中牟取暴利才是他们的目的。对这类人讲鼠目寸光已是对他们客气了。良心于他们已是泯灭了。
德利哥一个普通的百姓,懂得环境保护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问题;小廖检查院技术科的年轻的小技术人员,冒着危险机智取证。他们心中装满了正义感,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人。
看完影片后,我又想起了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开学的第二天,我们一家赶往学校,当车子行至小桥上时,迎面来了一位中年男人,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这时他把自行车停下,将车后座上的一个大塑料袋取下,若无其事的将它扔到桥下的小河里。儿子从车里看到了这一幕,他叫老爸停车,我问他要干嘛,儿子气愤地说:“妈妈,你不是教育我们要保护环境吗?这个人扔垃圾在小河里就是在污染环境呀,我要下去跟他说。”不待我说什么,儿子就下车了,他爸爸也跟着下车,他们跟那人说了几句,很快回来了。我问儿子你说什么了,儿子骄傲地说:“我告诉他,以后不要再扔垃圾在小河里了,我们都来保护家乡的环境。”那一刻,小家伙眼睛里折射出一种坚毅的光。而我却羞愧不已。同时也为儿子从小怀有这样的思想而高兴。我们会教育小孩保护环境,可我们大人呢?有时觉得连一个小孩都不如。
环境保护它是一个真理,而这个真理意味着:生活中没有哪件事不与你有关。我想把曾经从一本书上看过的一段文字写下来。那是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德国马丁·内莫勒神甫的一段文字。
当他们屠杀共产党的时候我不说话,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当他们屠杀犹太人的时候我也不说话,我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屠杀新教徒的时候我还是不说话,我也不是新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了,再也没有人能替我说话了。
所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良知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