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所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忙完了,现在可以坐下来书写今天的日志啦!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天,按照惯例每到这时先发完新书给孩子们,接着就是全校大扫除。这一次的大扫除与往常不一样,它显得更繁重,因为昨日中午孩子们报到离校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横扫我们这里。持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威力无比。学校两棵大柏树直接是被连根拔起扑倒在地横腰折断。还有多处破地方破损严重。可想而知给今日开学第一次大扫除带来的任务可不轻。
我们班负责打扫的区域范围广。指导孩子们打扫几个地方后,我带领一小部分孩子来到老教学楼后面。那里是一个卫生死角,一条长长的屋沟,一个假期堆积的落叶,这还不算更为触目惊心的是一个墙角处堆了一座“小山”。山上长满了碎砖头、碎玻璃片、枯树枝、落叶……“小山”旁边就是一棵大树,一部分的树下面根裸露在外,大部分的树根被埋在了“小山”下面。乍一看到它,我都有点懵了――这可怎么办?从哪里下手呀?不过我没有在孩子们面前流露出任何的畏难情绪。只是对他们说:“来吧,我们一人干一会儿。”说完,我从欧新午手里接过一把小铲,往“小山”上铲去,一铲下去几乎于动无衷,原来是砖头在“捣乱”,几个男孩见我拿它没辙就自告奋勇。结果只干掉了它的一个小小的“脚”。“我们得想个办法”,我对他们说。汤慧就说:“老师我们用手去挖出砖头吧。”“这可不行,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这山里面除了碎玻璃还藏了其它什么‘凶器’。”
“不怕,我们小心一点就是了。”不待我回答,贺文平就率先动手。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加入“移山”的工作:有的找来拖斗,有的找来带滑轮的圾桶,小垃圾桶。你挖我捡,你扫我倒,你装我抬,你叮咛我提醒。孩子们的笑声、垃圾桶摩擦声和着树上的鸟鸣声声声入耳,好一首动听的奏鸣曲呀!
看到只剩下一只小“脚”,林冠瀚开心地说:“我们像是在‘愚公移山’呢!”“对,对!”孩子们都有这感觉。看着渐渐露出的树根,贺梓葭脱口而出“终于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欧阳一帆见她说了,也不甘示弱,她也脱口而出“未见其桶却闻其声”,这时正好听到垃圾桶与地面的摩擦声。胖胖胡静也接上“天生我材必有用!”“谁知劳动中,事事皆辛苦”……就这样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劳动的艰辛变成了说诗改词的快乐。不知不觉一座“小山”不见了,换来的是校园的整洁。
我想这场劳动会在这些孩子的心里留下最美的回忆。因为它赋予了劳动新时代的意义――在劳动过程中巧用诗词,让劳动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