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02月12日

(2018-02-12 07:26: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评剧评
http://s1/large/006oC9rLzy7i6FSZ6o0c0

                   一个父亲的格局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早就想看这部励志的印度电影了,无奈它一直处于收费状态,只得望屏叹息。今日有幸得见其真容,真开心。
     “父爱如山”这样的句子经常被孩子们写进文章里。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人,却有着人类的共性,那就是爱。巴哈维亚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心爱的事业,可心中的梦想之火始终未熄灭。因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为国家拿到金牌。为此他一直寄希望于男孩身上,可事与愿违,妻子一连为他生了四个女儿。在他觉得此生梦难实现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具有摔跤天赋。突然间他幡然醒悟,觉得女孩同样可以在赛场叱诧风云。就这样,他开始对两个孩子实施艰苦的训练,最终在他近乎魔鬼般的训练下,两个孩子脱颖而出,先后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吉塔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女摔跤手金牌得主。
        这部电影除了向观众传达唯有努力坚持,付诸行动才可以实现梦想的思想内涵外,我觉得还有一点也是最重的,就是父亲的格局。印度,一个父权夫权至上,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的国度,巴哈维亚这个小乡村的父亲不顾别人的非议和嘲笑,毅然决然的让两个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陪伴女儿们训练,在他近乎异常苛刻的训练下,孩子们一步步从小乡村走向国际大舞台。这期间,有女儿们的误解,有他人的误解,可无论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培养女儿的决心和信心。他把女儿看得比男孩更重,他甚至让侄子当两个女儿的陪练。他坚信男孩能做到的,他的女儿照样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也许起初他只是出于想让孩子实现他的梦想,这样一种强烈的愿望才去训练她们的,但在这个愿望的驱使下,他更多的是想让女儿们过一种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生活,不必过一种早嫁为人妇,人母,一辈子就待在小山村与家务事纠缠不休的生活。就如小新娘含泪对姐妹俩说的那样:
     我多希望神赐给我这样一个爸爸,他把你们当成子女,认真为你们考虑。而我,一出生就要处理所有家务,一到14岁就要出嫁,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要被送到一个不认识的男人那里,再生儿育女,过完我的余生。我多羡慕你们。
     多么令人辛酸的一段话,却道出了女孩过早的成为别人家生儿育女的工具,过着暗无天日,毫无选择的生活。而姐妹俩却是幸运的,因为她们有一个真正为女孩考虑的父亲,不用过小新娘那样的生活。虽然父亲开始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但与印度女性的地位比起来,这个父亲是开明的,是一个真正爱女儿的好父亲。
      所以,不论什么国籍,不论什么种族,不论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父母格局的大小,可以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02月11日
后一篇:生活的智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