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

(2024-12-24 13:49:45)
标签:

教学随笔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走进各行各业各个角落,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操作越来越方便,各种软、硬件设施也悄然走进了我们学生的课堂,走上了老师的办公桌。没有这些的时候,我们埋怨,说城里老师配置了网络和电脑等现代化设备,教育发展不均衡,对农村的孩子不公平。那现在呢,当这些突然全都来到了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农村的教师该怎么办?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立即行动起来,努力学习,奋起直追,用新时代的教学理念,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课堂,真正让农村孩子受益。

一、提高认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是21世纪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学习方式产生着重大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开发工具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总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在农村初中最薄弱的就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什么呢?就是把传统意义上要达成的学习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这种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从而使学生高效地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和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元化,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打破了以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高耗低效的局面,构建了一种新颖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多媒体刺激下的多感官体验的情境,甚至是人机对话式的交互体验。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清醒的是,不管是理论还是理念,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不管是课本还是课件,不管是黑板还是白板,最终还是要回到课堂的主阵地。我们还必须清醒的是,对于电脑等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都是自己自学的事;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业务学习及提升工作,也是自己的事。即使是这样那样的培训,过后还是自己去摸索去运用。因此,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语文课堂,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必然是当下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身体力行,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整合信息技术手段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而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室里电脑黑板视而不见,对畅言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电子课本也很少打开,仍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陈旧教学信息手段,怎么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包含通过互联网获取的所有信息资源,如声音、文字、图片、影视等视觉、听觉及软件资料,还包含获取这些资料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等,不仅是教师的获取和应用,也包括学生的获取和运用。网络的出现,使信息资源真正成为了继物质、能源后的第三大重要资源。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的能量无限扩充,信息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无穷无尽,每天都在海量增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令人惊叹,上传、下载、复制、粘贴、播放、打印等只需通过点击即可实现。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百度一下即刻呈现于你的眼前,千万答案,不同形式,不同格式,应有尽有。教学类资源也是无限丰富。

安徽省也在极力打造为全省教师和学生及家长服务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比如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还有各市、县面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服务平台,这些资源均可供师生学习共享。互联网还有各种学习网、自学网,只要我们去点开,适合各行各业各类层次和各种需求的人的课程资源如繁星般浩瀚。所以,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克服惰性,不等不靠,要亲历亲为,去学去做。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具体到初中语文学科,这就是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将语文学科语文课堂整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

可是,就真实情况看,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真的没有准备好。试问老师们,知道你所授学科的几个网站?你一分钟能打几个字?挂在我们教室的电脑黑板你打开过几次?致力于教育教学软硬件开发的安徽讯飞集团开发的畅言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你会操作吗?你做教学课件用什么软件?在哪里能获取课件素材?等等。恐怕,由于我们的懈怠,真的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不要以身体差年龄大为借口以老卖老了。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一些好老师,这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都要尽力做个“好老师”,努力学习,将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科,也应该是做个“好老师”的举措之一吧。

3、坚决应用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实证明,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诸如影视、音乐、游戏等有声有色的东西。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创设了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内容,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存储和消化吸收,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教学《观舞记》、《安塞腰鼓》、《黄河颂》、《观潮》、《背影》等等课文,如果选配一些特写图片、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音频、一些离学生生活遥远而与所授内容相关的真实视频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是不是会更好呢,答案不言而喻。《老王》这一课配插满脸皱纹,佝偻着腰的简笔画的图片,对学生理解老王的“苦”,以及学生体察老王的“善”是多么自然。课文《孤独之旅》学生很难理解杜小康的孤独,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和孤独的小船的画面,一下子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其实每篇课文都可以用课件的文字功能呈现学习目标、写作背景、问题呈现,运用多媒体影像、声音、色彩等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认知受其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局限,他们感悟和理解能力比较弱,尤其对抽象的、远生活的内容理解更加困难,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其再现,甚至用动画的形式形象地演示出来,从而丰富认知,帮助理解,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信息量,共享语文资源。学生的听说读写已不再是学生单边的活动了,教学活动中的交流、讨论、探究也变得更形象生动而有趣,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大了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素质。

顺应时代发展,改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利用网络资源,努力学习,大胆尝试,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给学生课堂创造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语文素养,不忘初心,奋起直追,是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师的现实要求,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本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时代的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师,要不忘初心,应站在政治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站在战略高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站在战术的高度,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将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相应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信息技术发展史》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723/21696917.s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