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2月23日

(2024-12-23 17:33:19)
标签:

教学随笔

关于新课改下语文优质课的几点感悟


【内容摘要】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推广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近年来,我省每间隔一年举行一次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为了选拔优秀选手,我县每年都举行选拔赛,而说课和上课就成了优质课的必经环节,如何正确对待大赛课是时下我们一线教师热切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优质课  说课  上课

 

正值教学改革的大潮,教材也迎来了改革,自2016年秋季,初中语文教材已替换成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本”的课文选篇注重经典,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面对教材的改革,我们的教学也应当跟上教材变化,为此,我们老师在探索的道路上……

优质课大赛一般分为两个环节,说课和上课。说课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上课分为无生上课和有生上课。无生上课一般在20分钟左右,有生上课在40分钟左右,所以作为参赛选手首先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时间没有把握好往往会影响整体效果,也说明在设计时安排不合理。

针对说课和无生课,参赛选手要明确面对的对象是老师,不能把评委和听课老师当学生,要让人眼前一亮,所谓的“亮”不是你长得靓不靓,而是你往台上一站时你的气场,你的举手投足,你的肢体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魔力,你的说课和无生课能有一两个“亮”点,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你独特的教学魅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好教师就是在课堂上显得比平时更漂亮的人。

至于有生上课,出去参赛时你面对的都是一群陌生的孩子,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就是一门学问。你的亲和力,你的面部表情,你面带微笑的知识,你的语言魅力如何能在短暂的时间让学生对你产生好感,此非一日之功,更足见一个老师的能力和素养,上课时你真情实感的流露要能让学生和评委感受到。

20171030日——112日,我有幸被学校安排到宣城市参加2017年全省语文优质课大赛的观摩活动。两年前全省在阜阳市举行的优质课大赛我也同样有幸观摩,两年一届的全省优质课大赛对于参赛者来说是一次洗礼,对于观摩者来说享受的是视觉盛宴,但同样也是一次洗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走上省优课舞台的老师都经历了无数的打磨和艰辛历练,不可否认团队的力量,每位优秀老师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第一天说课,每人15分钟,说课晋级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天的上课,能通过初赛进入到第二轮决赛确实不容易。说课的课题分三个板块(写作、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可以看出主办方对新教材探索的用心。参赛选手说课的常规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也有个别另辟蹊径的。

一、对于说课的几点感受

1.说教学过程是重点

胸中有流程,才能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因此这个环节从导入到小结每个选手都是精心打造,很多选手设计了一些活动,还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如配上自己或者学生的照片,晒朋友圈等,总之不管是简单还是花哨,一定要突出重点,目标要明确,要让人感觉到学生能够真学到知识,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到课堂的高效实用性上来。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一天上午说到4号选手时学校整个区域突然停电,主持人解释说这个片区出现了高压故障,工作人员在抢修,一时半会估计好不了,比赛照常进行,接下来上午的八个选手精心设计的课件无法展开,也使用不了话筒,面对台下的评委和近千位听课老师,选手能迅速进入状态继续说课,表现的淡定从容,足见其心理素质的过硬,其中第11号女选手说《红星照耀中国》说的特别好,每个环节的衔接过渡自然流畅,语言的感染力很强,评委的评价很高,专家说没有ppt的效果也很好,同时更是对一个老师过硬的心理素质的考验。

3.板书有特色

说课过程中大多数选手将板书写在了黑板上,而且设计得很漂亮,如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有个选手把板书设计成一朵花;《红星照耀中国》,有个选手设计成五角星;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有个选手设计的是一只手和一个爱心,文字点缀在图形之中,恰到好处又美观至极,足见参赛者的匠心,这种直观又能突出重点的设计也是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和借鉴的。

4.语速要适中

说课语速太快让人感觉像播音员,我们在观摩的时候有一个选手台风很好,她说的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说的内容确实非常精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语速太快。因不知其大名,私下老师点评叫她播音员,可惜决赛时没有看到她的身影,事后我们说应该是语速太快的原因被刷下来了,上课的时候如果语速太快学生是很难听懂和反应过来的,也缺乏感染力。因此,尤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注重声音的轻重缓急,停顿起伏,不能总是一个腔调,更不能语速过快。

二、关于上课的几点体会

1.怎样把大赛课和平时课融为一体

表演课,大家是很摒弃的,大赛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可以说大赛课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每一张ppt的设计,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每一句语言的琢磨都花尽了心思,平时课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否则累死了,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但无论是大赛课还是平时课,有几点应该是明确一致的,那就是:

这节课你到底想把什么教给学生。

所给的东西一定是从文本中探究出来的。

学生一定是自己从活动中所发现的。

课堂是自然的,流畅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

我们第二天上午听了三堂《秋天的怀念》,同课异构,每个老师上的都很精彩,都有自己的特色,这篇课文学生之前已经上过,如何故文新学,第一位男老师是边读边品,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确实很棒。第二位女选手极富亲和力,全程保持微笑,尤其在请学生模仿母亲和儿子的对话是哄堂大笑,对于这篇感情基调悲伤的课文,笑得貌似过了一点。第三位女老师介绍完作者后配乐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感伤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接下来说了一段自己母亲已逝的往事,学生在读的时候也忍不住哽咽了,整节课笼罩在悲伤的氛围中,有点先入为主,似乎在这个情感上也过了一点。确实各有特色,但殊途同归,教师授渔,学生得鱼,重在有得。在这三堂课上,学生都重拾了母爱,懂得好好活的真正内涵,这就是成功的课堂。

而且我发现他们的ppt都很简单,基本不超过十张,没有花里胡哨,没有花拳绣腿,但设计的很巧妙,ppt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或资料补充说明的作用。由此看来,大赛课上不一定是你的ppt做的多么精致美观就能取胜,关键还在于你的基本功,你对课堂的驾驭,你能教学生什么东西。

2.语文课应是真实的,回归朴素

一堂课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它是否真实,是否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悟到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引导,我想应做到以下四点:

回归意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最朴素的方法教语文,字词的积累应是基础,不容忽视。

单元意识。每个单元都有单元训练目标,应紧扣单元要求,熟读深思,第一段能力要求,第二段情感要求。你在教学中应体现出来。

课情意识。理解自读课文和教读课文的不同要求,把握好文体特征。

文本意识。紧扣文本,你所教的东西应是从文本中探究来的。

3.读到位,品到位,语文就要上出语文味来

钱梦龙先生说:“语文就是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读是为了理解情感,文章内容与思想内涵,因此老师的引读要到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情感,品出内涵。

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在他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中提到他的教书法宝就是反复的读,贴着文本语言行走。“把朗朗读书声还给语文课”,肖老师的大都数课都是在师生的朗朗读书声中层层推进,最后深入文本深处的,看他的案例会发现他的教学看起来很“浅”,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

语文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深感有机会确实应该多出去走走的必要性,不断学习,增长见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还得时常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喝水的质量。

课堂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总有缺憾,晚生唯有不断修炼。

 

【参考文献】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长江文艺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