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联妙对欣赏
(2024-12-22 17:00:28)
标签:
教学随笔 |
奇联妙对欣赏
(一) 对比。对联中处处有对比,相映成趣。如:“进店来乌云秀士,出门去白面书生”这是一理发店对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二) 比喻。对联中常用比喻修辞,生动传神。如:“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三) 夸张。对联中的夸张往往想象奇特,气势雄伟。如“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四) 谐音。“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这是清朝著名文人金圣叹被斩前对儿子所说对联。“莲子”与“怜子”谐音;“梨儿”与“离儿”谐音,深刻地表达了生离死别之痛。
(五) 拟人。对联中的拟人修辞比比皆是,妙趣横生。如“螃蟹浑身甲胄;蜘蛛满腹经纶”
(六) 回文。“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上下联字音声调正读反读都相同,实为巧妙。
(七)多音。“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皆为多音字,大家有兴趣的话可试着读读看。
(八)叠字。“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
另外,有些对联中巧用中药名称,一语双关。“九头草半边风药,千岁芝八角寄生。” “九头草”、“半边风药”、“千岁芝”、“八角寄生”均属中药名。有些对联巧用数字,如“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还有对联暗含五行,如:“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上下联文字分别含“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对联中还有一种无情对。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如民国初年,重庆一酒家出“三星白兰地”征求下联。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对,但老板总不满意。其时郭沫若年纪尚轻,闻讯赶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与酒相对成联,乃对下联“五月黄梅天”。“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却风马牛不相及。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对联在修辞韵律上都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特色,在语文教学通过对这些精妙的对联赏析,可让学生对枯燥的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二.对联情趣之美
许多对联背后往往都有生动有趣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到古人的情怀,敬佩他们的才学和智慧。
故事一:解缙是明朝有名的才子,他从小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解缙家对面是一家财主,解家门正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十分嫉妒,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明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最后富人只好灰溜溜地认输。
故事二:苏轼妹妹叫苏小妹,才思敏捷,与才子秦观结为连理,新婚之夜,苏小妹出三道题目考验新郎,考试过关,新郎才能进洞房。前两道题目新郎顺利通过。第三道题目,苏小妹出了一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要新郎对下联。新郎在院子里苦思冥想多时还是没对出下联,这时作为大舅子的苏轼急了,就暗中相助,悄悄扔了一块石头到院子水池中,新郎触景生情,一下子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考试通过,终于喜结良缘。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学生一方面可以欣赏到古人的生活情趣,也可感受到对联艺术的精美巧妙。